张晗旭,张晗旭讲师,张晗旭联系方式,张晗旭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健康管理专家教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晗旭: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是第一民生工程
2016-01-20 42783
健康教育是一项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促进公民健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民生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教育机构及服务网络逐步恢复和发展,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实现了从单纯“卫生宣传”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重的转变,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健康是第一民生”的思想,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大力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一、新时期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既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关于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健康对于人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人民群众健康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亿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健康作为第一民生,牢固树立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就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就是增加国民幸福指数,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定不移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促进全民医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但由于国民的健康意识、健康理念淡薄,而导致的慢性疾病增多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这不仅耗费着大量的医疗资源,助推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同时给医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也带来了威胁。而健康教育作为传播疾病预防知识,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是一项花钱少,受益面广,见效快的利民工程。据统计,依靠先进医疗设备和先进药物只能使l7%的人得救,做好预防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使70%的人得救。预防的费用只是治疗费用的l/9,抢救费用的l%,在经济上是最节省的一种办法。因此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努力实现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只有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矛盾,实现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3、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重要的生产力,是强国之基。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从宏观经济范畴来看,健康是经济社会体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其状况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从微观经济学范畴来看,健康是劳动者耐久的资本。增加一个健康的人就等于增加一份生产力。我国患有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人达数亿人之多。2010年我国人均产值是21210元,增加1亿健康的人,就等于每年创造了21210亿元的国民产值,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民生之本,没有健全的体魄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的健康水平将不断提高,随着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民强国泰,国富民强,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4、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面的根本方法。当前,我国国民健康领域出现了一种倾向,即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也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这些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尤为突出。目前,我国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威胁,并构成疾病社会负担的大部分(68.7%),且正在以18%的年增长率上升。据相关资料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将增长到31%,约2亿人;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每年将增加50%以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癌症每年导致约180万人死亡,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以上这些疾病在医学上属于慢性病范畴,它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造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心血管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现代人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引发。上述情况如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开展健康教育,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风尚,是预防当前各种“生活方式病”的根本方法,是一项长远起作用的既能利国又可利民的民生工程。    二、发达国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    1、开展早。1928年,英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健康教育的建议手册》,随后英国设立“国家课程委员会”,它主要负责向全国提出中、小学校各类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早在上个世纪初,“健康教育”一词及其作用就获得美国某些医学会议和机构的认同。美国健康教育有关部门从1948年开始着手研究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明确提出初级和高级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能力要求。日本早在1932年就翻译出版了特纳(C.E.Tumer)的《健康教育原论》,形成了自身的健康教育的观点,但由于二战一度式微。战后公布中等学校保健计划实施要领(1949年),把“健康教育”列人学校保健计划的内容之一。然后,从理论层面作出了研究,特别是从“终身教育”的高度积极倡导“健康教育”。美国自70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旨在降低这些疾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低脂、低盐、低糖运动,控制吸烟,鼓励体育运动等,广泛地增进了国民在预防慢性疾病的健康意识。    2、机构全。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健康教育规划和资源发展法》,确立国家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必须经国会审议通过,具有法律保障。美国的健康教育机构主要分国家即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国家级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包括:卫生、教育、福利部的卫生信息和健康教育中心,它是全国保健信息和促进保健事业发展的信息中心,协调内部业务司局和联邦政府各部有关健康教育活动;国家健康教育中心,它是全国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核心,负责制定健康教育战略和规划,开展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总统健康教育委员会,它可直接向总统提出有关健康教育的策略或建议。地方健康教育机构主要是指各州、市、县均设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他们负责当地的健康教育事务处理,协调本地与国家健康问题之间的矛盾,促进医院、私立健康教育组织、协会及团体的合作。此外,全美国还有超过10多万个基层卫生机构,例如学校、医院、防癌协会、社区卫生保健等医疗服务机构等,他们针对各自的特点,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德国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卫生部所属的国家健康宣传中心,在德国16个州设立了分中心,它是德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专业机构,发挥着组织、指导、管理的作用,负责制定国家健康教育的规划。1927年,英国即建立了“健康教育中央委员会”;在英格兰负责全面健康教育的国家级组织是“健康教育署”;在苏格兰设立“健康教育委员会”,主管苏格兰卫生的国家组织。泰国政府把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手段,成立了以国家、大区、府、市及社区健康教育为主线,其他部门相关机构为辅的健康教育网络。    3、经费足。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的健康教育经费就超过全国卫生经费的5%以上,健康教育年开支25亿美元,人均8.7美元。德国规定医院健康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投入,部分由医疗保险公司提供。英国实行全民免费的国家保健服务制度,国家财政预算在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占总卫生经费的80%以上。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员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在英格兰,负责全面健康教育的国家级组织是“健康教育署”;该机构长期支持地方教育局开展健康教育的各类活动,健康教育经费已是政府资助地方教育局的优先范畴,经费的用途主要是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师培训;在苏格兰“健康教育委员会”主管国家组织,它旨在开展苏格兰国家级健康项目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泰国也把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干预内容。国家用于健康教育的经费每年列入预算,健康教育处每年经费达8000万泰铢(约合2000万元人民币),工作重点是开展社区、农村、医院、工矿企业、大众传媒健康教育等。健康教育项目规划的全国75个省监测经费达3500万泰铢(约合875万元人民)。1999年仅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投入500万泰铢(约合125万元人民币),广播电视全国覆盖面达99%,与之接壤的缅甸也能收听收看。泰国设有“泰国健康”基金。对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着资金保证。    4、覆盖广。美国制定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至学校儿童健康教育的操作指标,其内容包括卫生行为、疾病预防、心理卫生、营养卫生等诸方面。美国还实行“健康教育处方”制度,规定医生除为病人开出治病的药物,还要进行疾病预防、治疗的健康指导。1928年,英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健康教育的建议手册》,随后英国设立“国家课程委员会”,它主要负责向全国提出中、小学校各类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正式向政府和学枝颁布《课程指导(5):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及生活态度提出了在5-16岁中、小学机构中发展和完善健康教育的课程框架。德国《青少年保护法》规定对4-18岁儿童少年一律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法律还规定,健康宣传中心、医院和医疗保险公司三个体系共同承担国民健康教育。    三、关于我国开展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我国在开展健康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设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但由于机构设置和经费等问题,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有的健康教育往往被一些商业行为和不法分子所利用,误导了病人。健康教育行为还亟待规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就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牢固树立“健康是第一民生”的思想。民生最基本的要素是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只有全民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民生质量和水平。健康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摒弃医药卫生工作是局部工作的思想,把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头号民生工作来对待,从注重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转变到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提高民生质量上来,转变到维护人民健康利益和健康公平上来,不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努力实现从治病为主向防病为主、从保供为主向保需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着力推进全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2、新医改坚持“两手抓”。新医改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要继续抓好新医改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辖区(县)。另一手则要着重抓好全民健康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少得病、不得病。这样,既可减少广大人民群众患病几率,又能从源头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3、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法律法规。一是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制订《全民健康教育促进法》或由国务院制订《全民健康教育促进条例》,明确健康教育职责,规范健康教育形为,将全民健康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将全民健康教育和国民的健康水平列入政府工作效能和职能,并实行年度考核。二是将全民健康教育经费列入医保基金支出项目。在国务院国发【1998】44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基础上,建议尽快制订《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条例》,将全民健康教育经费增列为医保基金的支出项目,以省或市州为单位,按医保基金总量的5‰作为全民健康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在各级政府医保经办部门设立健康教育和研究机构。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医疗保险经办部门的工作职责是管好基金、用好基金,服务医保参保人员,他们的工作往往是“滞后”的。建议各级政府医保部门增设健康教育和研究机构,使医保部门的工作“前移”到医保参保人员的健康研究、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上来,将医保部门的工作由被动医保变主动医保,由基本医疗保险向健康医疗保险过渡。    4、利用多种形式来宣传普及全民健康知识。一是把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坚持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建议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增设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和慢病预防知识,树立健康理念;二是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实际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三是可全国设立全民健康教育日(或教育周),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四是利用电视媒体开辟全民健康教育频道,利用互联网开辟全民健康教育专门网站,利用报刊杂志开辟健康知识专栏等来宣传普及健康科普知识,用正确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健身养生,预防疾病,不断扩大健康卫生知识覆盖面。 (作者系湖南省卫生厅《健康必读》杂志社副社长) 健康人人关心,学会去伪存真! 连自己的健康都不关心的人怎能做好任何事情? 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能与他任何合作? 世间万事,健康第一!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幸福=健康×财富!0×任何数都=0 ! 人人都有基因缺陷,人人都受环境污染! 每人每秒走向病死,没人例外没人逆转! 世上没有健康人:谁也不要说“我是健康的!” 走出两个误区:“今天我没病”、“病后能治好” 说明两个事实:“今天你半病”、“病成难治好” 大官大款大医百姓,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积攒多少财富,等病才治全球无能! 无论多大本事的人在病痛面前都会低下高贵的头, 无论多大能力的人在医生面前都会闭上万能的嘴! 不要等到心肌梗死脑中风才去医院抢救, 不要等到癌症长成大个才去手术放化疗! 那时有时间也有钱了但是没有后悔药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被动等病 吃药打针做手术放化疗 遭钱受罪人去财空 主动预防 检测管理常保健早治疗 省钱享受健康长寿 每人每天廿四小时,先放哪里结果不同!学点时间管理! 最宝贵的是健康和时间!最值钱的是信息和知识! 按下生活暂停键:抽点时间,了解信息,学习知识! 认识一个中国养生保健专家:百度搜“张晗旭”看看。 所有关心自己与家人健康孝顺父母不愿等病的朋友: 大家一起来推广中华养生健康文化素养教育事业吧! 全家老少未雨绸缪一生注重养生保健防病延缓衰老! 不再等病 先分真假,百度“人人健康生活”网 看张晗旭教授在全国政协和中华健康管理论坛讲话 祝心想事成:人人健康!家家幸福!天天快乐!爽活一生!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