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旭,张晗旭讲师,张晗旭联系方式,张晗旭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公共卫生专业健康管理专家教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晗旭:八招拆穿"伪养生大师"
2016-01-20 42889
看他是否干过临床,"民间专家"最要小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 2011年08月26日07:59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名单,251位专家将“持证上岗”,参与各种健康科普宣传及相关活动。正规军的强势进入,对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与此同时,在浮躁而混乱的市场中,刘太医、张悟本、马悦凌似的“神医”依然存在。那么,老百姓如何辨别他到底是真正的医学科普专家,还是瞎忽悠的“伪养生大师”?从我的所学所察所悟来看,以下8点或许能帮上你的忙。   1.涉及看病就必须干过临床。   为什么要强调临床经验?因为健康科普面对的是人的生命,责任重大!看看被推下“神坛”的张悟本、马悦凌和自行隐退的曲黎敏,他们都没有从医资格,没有真正干过临床,但讲的不少内容却涉及疾病诊治。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只有干过临床,给人看过病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临床上,说错一句话甚至写错一个字都可能带来危及性命的严重后果。从我国的医学培养机制来推算,一般来说,至少要有5年的临床经验才能搞懂某个学科,才有资格出来做科普。   2.“民间专家”最敢说。   “民间专家”最大的特点是敢说,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是这样”、“不是这样”、“这个百分之百能治”、“任何人都适用”等等。我是研究科学方法的,每次听到这些说法,就会想到3个字——“不科学”。这是一种不带条件的表述,但科学是有限的,是讲究条件的,而这也恰恰是真正的医学专家不太敢说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任何人的治病方法。真正的医学专家一般会说,某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对哪些人群有效”等等。可能你并不喜欢这种附带条件的表达方式,但这却是你辨别真伪的方法之一。   3.新名词要高度警惕。   人们总是对新鲜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伪养生大师”们正是抓住了大家的这一心理,由他们造出的新名词层出不穷,如“掌纹治病”、“全息论”等。这是他们营造冲击力、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碰到新名词,一定要先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看看该词是否在专业的医学学术杂志上出现过,如果没有,可能就是他们生造的,而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自圆其说,为了忽悠你。   4.“类比”方法很害人。   “因为生茄子吸油,所以常吃能降血脂”,“因为泥鳅能打洞,所以吃它就能疏通经络!”张悟本等伪专家采用的都是“类比”的方法。这些听上去确实觉得很像那么回事,实际却毫无逻辑可言,经不起推敲,只需问个“为什么”、“有什么依据”就能让对方哑口无言。这些看得见的物理现象,并不一定会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体中。拿生吃茄子来说,其对降血脂有效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认定。当然,“打比方”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看是否具有可比性。   5.多问几个“为什么”。   科学是经得起推敲的,而伪科学则会在质疑声中原形毕露。面对各种医疗保健信息,老百姓一定要有基本的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在现在的养生市场上,流行着很多简单易行的小方法,若是作为保健的一种方式,不涉及治疗疾病,可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说只要照做就能治病,那就需要非常警惕了。不管是什么说法,在付出你的信任之前,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他这样说?他的说法医学界是否认同?科学依据在哪?如果他连这几个问题都解释不清,那就不是科学的。   6.以食品代替药品别轻信。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确实自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本身就不严谨。食疗不可能代替药疗,它的作用只是辅助。那种一味迎合读者心理,让读者放弃用药,放弃常规治疗的观点,都应该高度警惕。如果疾病已被确诊,就一定要坚持治疗,否则病情恶化,得不偿失。有年轻人向我求救,家里的老人就爱轻信“神医”,林光常说地瓜抗癌的时候跟着吃地瓜,张悟本说绿豆治病的时候就吃绿豆,连该吃的药也停了。我的建议是,老人平时最听谁的话,就让谁多跟他沟通。也可以带他去看看医生,让医生给他讲讲。   7.专业出版社更有保证。   实际上,如果按照出版规律出书,很多低质量的养生保健类图书都无法出现在市场上。大家买书时一定要选专业的医药健康类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对内容的把关较为严格,内容有专业人士把关,相对有保证。不过,我一直觉得,在当今浮躁的养生保健市场环境下,出版社一定要耐得住诱惑。   8.书名太忽悠也别买。   《降压不用药》这是本一眼就会被我“毙”掉的书。得了高血压一定要用药物控制,这是最基本的医疗常识,何来“不用药”一说?老百姓接触养生保健类书籍,首先看到的是书名。有些书商为了吸引眼球,书名一看就很不严谨。如果是我选书的话,类似《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求医不如求己》的书名,我是不会考虑的。因为这些书名本身就有误导,健康是要靠自己,但若是得病了还是得靠医生。此外,如果发现有的书观点“打架”,建议看看作者的背景。通常,研究方向较专、业界声望较高的作者可信度也较高。▲ 《生命时报》 (2011-08-26 第16版) 健康人人关心 学会去伪存真! 连自己的健康都不关心的人怎能做好任何事情? 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能与他任何合作? 世间万事,健康第一!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幸福=健康×财富!0×任何数都=0 ! 人人都有基因缺陷,人人都受环境污染! 每人每秒走向病死,速度不同方式不同! 世上没有健康人:谁也别说“我是健康的!” 走出两个误区:“今天我没病”、“病后能治好” 说明两个事实:“今天你半病”、“病成难治好” 大官大款大医百姓,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积攒多少财富,等病才治全球无能! 无论多大本事的人在病痛面前都会低下高昂的头, 无论多大能力的人在医生面前都会闭上万能的嘴! 不要等到心肌梗死脑中风才去医院抢救, 不要等到癌症长大成形才去手术放化疗! 那时有时间也有钱了但是没有后悔药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被动等病 吃药打针做手术放化疗 遭钱受罪人去财空 主动预防 检测管理常保健早治疗 省钱享受健康长寿 每人每天廿四小时,先放哪里结果不同!时间要管理! 最宝贵的是健康和时间!最值钱的是信息和知识! 按下生活暂停键:抽点时间,多获信息,多学知识! 所有关心自己与家人健康孝顺父母不愿等病的朋友: 大家一起来推广中华养生文化健康素养教育事业吧! 全家老少一生注重养生保健未雨绸缪防病延缓衰老! 不再等病 先分真假,网搜“人人健康生活网” 看张教授在全国政协和中华健康管理论坛讲话 祝心想事成:人人健康!家家幸福!天天快乐!爽活一生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