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杨,徐柏杨讲师,徐柏杨联系方式,徐柏杨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徐柏杨:茶艺课
2016-01-20 41108
对象
对茶艺感兴趣的学员
目的
茶艺表演
内容
1、探寻茶性――茶叶的历史及发展概述。 本专题主要是系统的介绍茶叶的发展简史,通过对茶叶的称呼的演变、饮茶方式的演变、制茶方式的演变、历史上各个时代对茶的利用与所形成的文化等几个方面的简要介绍,使学生能引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从宏观上对茶及其所形成的中华茶文化有一个多角度的认识。通过多媒体录像和图文资料的有效方式,把茶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向学生展示出来。 2、探寻茶性――茶叶的命名与分类及各类名优茶品种的品质介绍。 俗话说:“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茶叶的命名方式繁多,而且新的茶名又会不断的出现;茶叶的种类繁多,多样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又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困难。本专题根据笔者的研究归纳,清晰的将目前茶学界科学的分类与命名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对名优茶叶进行重点品质介绍,并有茶叶图片和制茶工艺流程展示配合,使学生能科学的进行茶叶商品知识的学习,打好商品知识基础,这对后期学习学习茶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探寻茶性――茶叶的成分与饮茶对人体健康保健功效及饮茶禁忌等。 茶,已成为举国之饮。饮茶的目的是什么,茶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怎样的好处,茶叶中究竟有什么成分呢?本专题就是要解决这些疑问。另外,还对如何正确的饮茶――饮茶禁忌,也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对正确了解茶叶成分,改变对茶叶的不正确的认识,养成科学饮茶保健康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4、茶艺基础――茶叶与茶具、泡茶用水及泡茶水温的密切关系。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这形象的说明了茶与水、茶与茶具的密不可分的微妙的关系。在前面章节内容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只有掌握了茶性,才能依茶性选茶具、选泡茶用水,选择恰当的水温,掌握好泡茶的时间,--一壶好茶才能泡好。茶能展其香,壶能得其蕴,品饮才有味。通过笔者收藏的茶壶和茶艺工具的实物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的感触到茶具的特点和鉴别常识,从而形成研究的兴趣。 5、茶文化博览――茶文化与民俗,相关文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中华民族众多,以茶所形成的文化方式较多,各地所展现的饮茶风俗又各有特色,在本专题中将主要介绍目前流行于各民族的饮茶风俗及其与茶相关的艺术形式,使学生在浏览各民族的饮茶风俗画卷之余能引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逐步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已经受到了人文素质教育。从另外一方面来看,通过茶与各艺术形式的联系的学习,也间接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其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 6、茶艺、茶艺与茶艺表演介绍。 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在学生中有不少同学认为:茶起源于日本,因为日本有繁杂的茶艺。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茶是起源于中国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笔者在感慨的同时,也深感弘扬茶文化的责任之重。本专题在了解中国茶艺的基本特点、日本茶艺的特点的基础上,把中国主要的茶艺类别和流派作一比较介绍,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的茶艺和茶艺。 7、茶叶商品的审评与实验及茶艺指导 在全方位的了解中华茶文化的基础上,对茶作一科学的审评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亲自动手泡一壶好茶,更能深刻的体会泡茶的相关要求和对茶性、茶具和用水的重要性。对整合前一阶段的各专题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