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方琳讲师,方琳联系方式,方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高级讲师 资深培训专家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方琳: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2016-01-20 5305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向规模化、连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有利于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行业管理为出发点,以社区回收企业和分拣加工中心、专业加工利用中心为载体,逐步建设符合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适用、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为进一步加快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建立便民服务的社区回收网络。建议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区按每1000至2000户左右的范围,设立1个统一标准、统一标识、规范的便民服务回收站点。社区回收站点的设置实行流动站点与固定站点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增加专用回收汽车、三轮车投放,在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和游览区增设环保型电动回收车辆,定时完成废旧物资回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建设改造社区多个固定收购亭、点,每个收购亭占地约10至15平方米;按照新的标准整合规范社会再生资源回收,提升便民服务的档次和水平。  二、建设初级分拣加工中心。建设与社区回收网络相适应的社区回收资源集散枢纽。建设多个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回收初级分拣加工中心。每个初级分拣加工中心占地面积20亩以上,建设隔离、封闭式大棚,并设置必要的分拣加工设备和完善的消防设施。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封闭运输车辆,实现社区回收网络与初级分拣加工中心对接。  三、建设专业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专业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建设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与初级分拣加工中心和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旧物资对接的回收利用载体。重点建设废钢炉料集散加工中心、废旧电子回收拆解中心、废旧物品集散中心及废旧纸张、塑料、轮胎、家电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利用等专业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  四、建设再生资源电子信息网络中心。主要完成重点回收企业指标管理体系、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再生资源协会会员管理系统和政府管理部门监控系统建设。通过与区县、行业分会的链接,以及试点建设项目的联网,初步形成电子网络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网站采用集中式建站,注册统一的域名。 五、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促进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公益事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标准和支持政策,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促进体系,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大力吸纳社会资金融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六、确定试点企业,搞好项目实施。积极培育和扶持再生资源回收多元化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要以资本或生产为纽带,以整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资源为基础,选择确定试点骨干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项目实施载体,搞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七、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建议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落实管理责任,明晰工作程序,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回收行业无照经营、污染环境、偷盗销赃、逃避监管及无序竞争等问题。要发挥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回收企业和个人的从业资格培训体系,使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  八、加强宣传,提高素质。建议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我国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发展与环境形势,宣传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再生资源回收的浓厚氛围。加强收购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从业人员端正经营思想,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再生资源回收的有关规定。 建设以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加工中心、专业加工利用中心为枢纽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用3至5年时间,使全区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车,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分拣中心进行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80%以上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即工业、民用废旧物资)的流向、贮存、处置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形成以社区回收网络为基础,集散交易区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