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烈夫,盖烈夫讲师,盖烈夫联系方式,盖烈夫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高效管理模式创立人、中国好课好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盖烈夫:盖烈夫小议“菜根”
2016-01-20 41495
《菜根谭》是明朝人洪应明写的一部只有135句话的书,它和论语一样也是语录体。虽然只有135句话,但却语句精美,言简意赅。作者以“菜根”取名,是想通过“菜”这种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不起眼的食物来比喻人,就像这芸芸众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这“根”指的却是人的本原、本质。意思是说,只有把菜根培养好了,固本清源,菜才会长得茂盛。有了菜和根,作者自然又把“菜味”比作人间世味,告诫人们:人生只有出世,才能入世,但不管出世还是入世,都离不开对“菜味”的品嚼,更离不开对“菜根”的培育。在这个问题上,清乾隆年间三山通理在《菜根谭》的序文中,说得最为明白,他说:“菜之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他认为,作者是将菜味比作世味,须培本固根、静心沉玩方能领悟其中妙旨。古代人都是比较注重功名的,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功名呢?仅从《菜根谭》开头两句便可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为什么叫“菜根谭”,而不叫“菜根谈”?其实,这两种叫法都是正确的。《菜根谭》是刊印时的流传;“菜根谈”则是民间俗称的流传。古往今来,很多名流学者多有混用,但在引用上却都使用“菜根谭”。据说“菜根谭”的“谭”,并非“谈”的含义,而是作者的姓。由于作者崇尚菜根,写出了和《论语》一样的语录体的文集,所以后人将其叫做“菜根谭”,这又是作者的绰号,就像“泥人张”、“大刀王”一样。“谭”与“坛”同音,作者以“谭”代“坛”的用意在于谦虚,既然自己崇尚菜根精神,为什么要把自己的153句话叫做“坛”呢?作者知道:能叫“坛”的除非象孔子那样的圣人。这和现在那些“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大吹大擂自己的人有着修养上的天壤之别。 《菜根谭》对我们有用吗?宋人汪信民说:“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毛泽东也很欣赏这部书,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为。而日本企业界对此书评价更高,认为“论企业经营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止说,多数抵不上一部《菜根谈》。”认为“《菜根谈》一书的某些论述乃是企业用人的‘准绳’”,“商品推销工作的好参谋”。《菜根谈》已成为日本当代工商业者提高素养的必读书之一。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