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烈夫,盖烈夫讲师,盖烈夫联系方式,盖烈夫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高效管理模式创立人、中国好课好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盖烈夫:不要轻视歧视80后90后员工
2016-01-20 41731
盖烈夫:不要轻视歧视80后90后员工 如何看待80后和90后员工,这绝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对未来怎么看的主流问题。也是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界对80后和90后员工的看法不够积极和乐观。主要问题似乎都集中在80后和90后员工身上,出现了一种“抱怨症”。甚至更有甚者,很多企业拒绝接纳80后和90后新生代。这不但不公平,而且也极度缺乏发展眼光。反观80后和90后员工,他们似乎也知道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也会表现出自暴自弃的消极,似乎在这种不公平的抱怨中也渐于习惯。 人们都在谈论这样一个话题:如何管理好80后和90后员工。其实,只要您仔细想想,这个话题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存在着四大问题。一是它排斥了80后员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二是它否定了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三是它轻视了人的个性化的要求。四是它忽略了管理者本身应该进行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这一重要性。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80和90后的员工呢?我的观点是:不要轻视和歧视,不要对80后90后员工张口闭口都是管理,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激励他们、塑造他们。 第一、要充分认识他们的成长环境。80后90后员工,他们没有经历过“十年动乱”,也没有经历过改革之初的阵痛,更没有经历过改革之后30年的创业艰难。他们所经历的似乎都是顺风顺水的顺境。环境感染人,也造就人。因此,要理解他们,体谅他们。 第二、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基本观念。这包括他们的宇宙观、世界 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是必要的前提。在这些基本“观”的问题上,要允许“和而不同”。不要把刀架在人家的脖子上,强迫人家接受你的那些“观”。 第三、要充分包容他们的弱点缺点。这种包容应该是一种博爱 之下的理解和宽容。用放大镜去观察美女的脸蛋儿,你看到的绝不是美丽。人非圣贤孰能不过。客观地说,他们的“过”,大多是环境影响之过,大多是不知之过。包容不等于迁就姑息,宽容也不等于放任自流。这就应该说到我们非80后的责任了。 第四、要充分肯定他们的特点优点。他们的特点和优点,往往是50后、60后,甚至70后所缺乏的。应该肯定:80后和90后员工,他们是可塑造的新生代;他们有鲜明的个性和新锐的价值观;他们具有颠覆式的反传统的冲力;他们有反叛陈旧管理方式的激情;他们可以激活我们接受新时代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是“沙丁鱼”中的“鲶鱼”。对他们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千万不要染上短视症。80后和90后员工,可以肯定:他们是企业发展后劲的生力军,尽管他们今天还在个性化的路上徘徊;他们是企业未来的脊梁,尽管他们今天还很弱小,但这是必然;他们是最有可能把企业对未来的希望的曙光投射到企业的人,尽管他们还没有采集到希望的圣火;他们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尽管他们还没有被企业挖掘到。 第五、要适时激励他们主观能动性。80后和90后,是最具文化素质的人群,是最具人生激情的人群,是最想把事情办好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群,也是最想干成大事让别人认可的人群。既如此,何不激励他们去成就自己?要知道,“成人达己”这个简单的道理。 第六、要及时引导他们臻于至善。80后和90后的员工,大多都有尽快完善自己而立人的强烈愿望。在他们知道自己“半斤八两”的同时,也希冀自己成为“重磅人物”。成人之美者乃大善也。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这个时候的任务并不是“管”而是“理”。要帮助他们理清发展的思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建立好达标的”关键路线图“,并在实施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朝着“至善”的方向发展。 第七、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智慧。在企业中,大凡成名就者,大凡有相对理想的地位和薪酬者,往往会采取一种守势,做人做事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80后和90后的员工,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多,且敢想敢干,激情高涨。他们对于新技术、新思维、新信息最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的能力和智慧一旦得到释放,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初生牛犊不怕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都是他们的特点和亮点。因此,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智慧。什么叫管理者?管理者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八、要充分鼓励他们的永不言败。“天降大任于斯人。”80后和90后就是堪当大任的新生代。敢不敢让他们担当大任,首先应是敢不敢、愿不愿欣赏他们的失败。你往往会在他们的失败中得到你成功时所得不到的真东西。年轻人很少计较成败得失,很少顾忌失败的成本。我们却不行,这正是不如他们的地方。《美国企业家宣言》中,就有“我要失败”的呼喊。应该说,有人敢为你去失败,这是你的福气。问题在于,在年轻人的升上,透射着一种“屡败屡战”而且失败得起的资本和顽强,试问:功成名就的管理者,你有这种顽强的精神吗? 第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更要敢于接受挑战。面对未来的生力军、企业的脊梁、继往开来的动力人群,您在“自胜者强”的问题上准备好了吗?我要提醒您:您战胜了他们,您就输掉了自己。因为,您的战胜,只是权威的胜利;而您输掉的,却是因您的保守和固步自封而葬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