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22
鲜花排名
2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虚假的“零库存”管理1
2016-01-20 59228
库存”通常情况下被厂商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成本,一种资本的无效率占用。 
因此,如果做到最小库存,就成为了许多厂商追求的管理目标。  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的。有时,库存不是占用资金,而恰恰是一种资本储备。“囤积居奇”就是这样一种管理思路,这也是一种常规的思路。 


  商场如战场。兵者,第一贵在神速;第二,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有时,充足的、及时的、恰当的库存恰恰是赢得战机的有效手段。我们从来不会听说军队打仗是在弹药零库存的情况下进行的。神速,是建立在“有准备”之上的,如果没有“准备”,仓促应付,临时抱佛脚,就难以做到神速了。而“准备”之备就是“库存”,是作战的必要条件。

  管理学把一定条件下厂商追求的最小库存总结为“零库存”管理,其实有点形而上学和走极端了。且不说这种零库存能不能在现实当中有效地实现,即便是实现了,也和之上两种情况(囤积居奇和赢得时间)不符。 

  有时候,库存的成本只是被转移了,而不是被真正地消除了。当原材料变成半成品的时候,通常生产厂商无法做到每一个工序都零时间间隔地连续生产,储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环节,只是储存的时间长短或者由谁来储存的问题。 
  在生产周期比较长的生产过程当中,储存是一个大问题。例如节日商品,早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存在零售商的仓库里了。西方的圣诞节礼品现在很多都在中国生产,但是生产商是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季节就接到远在十二月份的圣诞节用品订单并且开始备料生产了。 

  生产服装的企业大多都是冬做夏装、夏做冬装。 

  生产果蔬制品的企业,往往会在果蔬上市的季节大量采购原料进行囤积。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作为消费者在商场里买到的货品,都可以看作是“库存品”,否则我们会常常面临“短货”的局面。消费者不能够总是像在餐馆点菜吃饭一样站在生产线的端头等着拿刚刚包装好的商品。而餐馆里的零库存销售,也不过是成品的零库存,而在原材料和半成品方面,餐馆通常也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 

  在许多厂商的工厂里,“仓储”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设立的。上下工序车间之间设立一个专门的储存车间,这对于装配式生产工厂来说司空见惯。本人在管理工厂的时候,就有把仓库的归属权在生产部和采购部、销售部之间转换的经历。这要视具体的情况定夺。 

  即便是一个装配线,也必不可少地要配置充裕的原材料零部件存放区域和相应的工位器具用来存放领取用于装配的零部件。还要配备足够的区域临时堆放下线的产品,而不是直接把它交付给购买者。 

  如果某个生产环节被“独立”出来实现了真正的“零库存”,那么通常是以增加上下工序其它环节的库存以及增加物流成本为代价的。一些大的零售商,为了减少自己的库存成本而又不影响供货及时,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强势要求供应商建立充足的库存,把自己的赢利建立在供应商的风险之上。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