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22
鲜花排名
2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细数企业培训师那些事儿
2016-01-20 48972

    职业道德的缺乏 

  培训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首先应当“为人师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可是,目前有一些培训师耍大牌,盛气凌人,讲究排场,更有甚者提出某些无理要求,不讲师德,简直给广大这个行业蒙上羞耻! 

  培训师应该拥有的职业道德是指培训师在从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培训师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也是市场对优秀培训师最基本的要求。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培训师的从业之本。试看我国目前的培训师市场,其中不乏有些鱼目混珠之徒,他们首先就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诚信。有些培训师包装自己的背景和经验,有些培训师几乎从来没有企业的实践,居然能够包装出很多优秀的工作经历,有些培训师居然还给自己挂上根本就不曾拥有的“教授”、“专家”、“博士后”等等闪亮的头衔。 

  培训师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有:专业、敬业、诚信、服务、奉献、热忱、责任等等。作为培训师,必须严格恪守职业道德,这应该是作为培训师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在本人与陈陈合着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的《最伟大的礼物》,为渴望追求成功的人指明了更快捷、更务实的前进道路。《最伟大的礼物》这本书对目前逐渐浮躁的社会和培训师来说,无疑是一剂清新的良药! 

  培训师务必坚持脚踏实地,坚持做人一定要务实,这是面对当今日益浮躁的世界,获取成功的关键! 

  作为职业培训师,本人主张中国培训届、企业界应该刮起一阵务实的旋风,号召培训届的朋友脚踏实地,引领企业和学员走向真正持续地成功,坚决推行培训师人品与道德第一,培训课实用与价值第一! 

  坚守职业道德,严守学术精神,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又能熟练运用各种培训技能和方法,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同时还富有个人魅力的培训师,培训效果最佳,这才是真正的优秀培训师。 

  学术精神的失落 

  学术精神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培训师来说,尤为至关重要!培训师的学术精神,说到底便是务实求道的精神,实实在在研究培训课程,真真切切解决学员问题的精神。 

  然而,目前的培训界剽窃、抄袭现象的现象成风,很多培训课程简直就是粗制滥造。在内容方面缺乏创新与思考,有些职业培训师讲授有自己真东西的不多,大多是拿来主义。 

  培训界抄袭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照搬讲义”。比如,有些优秀的培训课程刚一出来,就有大量模仿者全方位复制。比如,本人每次讲完课都会把讲义给学员,前不久有一次去武汉讲课,结果发现头一天讲课的讲师几乎全部都是采用本人几年前的讲义,搞笑的是,当年本人讲义中有一处留有本人的名字,该讲师居然都没有发现。 

  现在网上到处都有部分职业培训师的讲义,于是乎有些人信手拈来,打上自己的旗号就能够侃侃而谈了! 

  二是“抄书”。比如客户有经理人管理技能提升的需求,职业培训师就去书店买几本管理技能类的书,东抄抄西抄抄,一门课程就产生了。 

  当前,一部分讲师带着急功近利的浮躁,以牺牲学术精神为代价,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时,我们必须面对他们大声疾呼,别再制造泡沫了!市场不需要低水平的重复,也不需要粗制滥造。市场不要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更不要学术上虚假的繁荣!为了职业培训师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为了真正为中国企业造福,每一个讲师都应该将学术精神牢牢握在手中,永不放弃。 

  死守过去,缺乏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源泉,是知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推进器。创新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功能,而且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创新也是职业培训师是否能够称为“优秀”的考验标准之一。 

  创新才会进步。职业培训师是先进知识理念的传播者,就更应该注重创新。目前培训市场上有些培训师,自恃资历深厚、经验丰富,几乎很少更新他们的培训教材。甚至有个别培训师,几年前讲课的内容与几年后讲课的内容相差寥寥无几!这就意味着他们习惯于固守自己已有的知识,不善于改变,不善于进步,不善于向别人学习,不善于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 

  固守过去的培训教案,这对于一个职业培训师来讲,简直太可怕了。任何培训师的培训内容,任何优秀的培训课程,都不可能一尘不变,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市场在变,客户在变,学员在变。 

  作为先进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传播者,作为知识信息潮头的神圣职业—培训师,如果自己的培训内容、培训案例以及提供给受训者的信息还总是“十年前”的话,可能不仅仅是受训者不满意的问题了。 

  优秀的职业培训师的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超越,一次升华!优秀培训师对自己要求的每一次培训都应该比上一次更加精彩。 

  虚假包装,伪饰经历 

  部分职业培训师为了让人信服,不是靠实力取胜,而是采用伪饰经历的办法,培训师包装过度现象很明显。本人在从事培训工作已经很多年,深知有部分职业培训师,伪饰学历、工作经历、培训经历等等。 

  职业培训师对自己包装过度的现象现在居然很普遍。例如,某些讲师非要弄个硕士、博士、博士后、专家、客座教授等等头衔,如某位业内讲师,学历一年内三级跳,从大专到北大硕士;只做过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培训的说成是十余年的培训经历;刚出道的年轻小伙,摇身一变就成了成功学大师,自己穷得够呛,就大言不惭地教天下人如何快速成功,快速暴富。 

  在职业经历方面夸大,本人就知道有一位讲师,名气还颇大,五年前还只是对外宣称是某500强企业的行政副经理,三年前就改称人力资源经理,没想到现在居然对外包装宣传说是某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 

  在称号与称谓方面包装,如“中国最具实力的职业培训师”、“十大培训专家”、“十优职业培训师”、“最具本土实战经验的职业培训师”、“最受学员欢迎的职业培训师”等等,如果真实权威机构评选出来的也凑合,但许多应该是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的自我评选吧! 

  市场上不乏有些职业培训师根本就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更不用说成功的经历料,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只会夸夸其谈,真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只能支支吾吾,含混其词了。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优秀职业培训师也有很多。我国目前还没有更具价值的培训师考评的国家标准,市场良莠混杂。已经是培训师或者希望成为职业培训师的人,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厚积薄发,以神圣的责任心态对待培训职业。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