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良,方志良讲师,方志良联系方式,方志良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方志良:从微信哲学看民族精神
2016-01-20 81180

微信哲学与民族精神

--从微信哲学看民族精神

作者:库恩咨询、责任动力学首创方志良

啥是哲学?

你关注了,它就存在,并能给你感到惊讶的那部分便是。

人类最基本的哲学思维体现在我们的口语词汇--有道理。

能让你很容易惊讶“有道理”的哲学通常都体现在浅显易懂的、功利的、带成功名人标签的、实用主义的成功故事(通常添油加醋、虚假杜撰加工的成分比较多)、一个隐喻故事、名人名言等表现形式。这类哲学常带有背景经验性和个体目的性特征。微信上“马云体”、靠“成功学”起家的陈安之“语不惊人死不休”推介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种哲学给你惊讶的往往是很短暂的。因为,你每天都会在微信上看到太多的所谓的“有道理”,于是你会转载,你的转载目的,一是记录下来,二是,让朋友圈的朋友也惊讶,和你一样同感。

因此,微信上的哲学增加了一个条件,除了自己惊讶还会被人转载或点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生活中或微信上的朋友逐渐对这类哲学具有免疫力了。又出现了惊讶:妈呀!太多这样的哲学,我的成功到底要听谁的呢!最终我们给他们标签为“打鸡血”励志哥。

恭喜,我们的哲学免疫系统开始发生了作用,你的惊讶水平和层次已经开始升级了!

不妨检查一下你的转载,看看你的惊讶水平与层次。

哲学水平和我们民族精神有多大关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德国。

德国的汽车、德国的工艺、德国的技术、德国的制造,你能惊讶的就是两个字:严谨。

对的,“严谨"就是德国的民族精神!德国人的严谨是有民族基础的,那便是德国严谨的哲学文化价值体系。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大师几乎出生在这片土地。

今天的美国是个实用主义国家,军事、先进科技的领先,个中原因离不开美国近代和当代“功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普世。

当下的中国,我们在全力追赶“功用”、“效率”、“价值”、“实用”,似乎时间成为最大的障碍,我们不再那么宽容,凡事都希望能够一两句话讲清楚、有道理,有启发。

于是哲学沦丧为励志,培训沦丧为急充电,管理成为打鸡血,责任成为责任心,创新成为山寨,娱乐成为流行,流行取代了经典…

当一个民族的哲学成为快餐文化,当一个民族没有哲学根基,那么他的主体精神去哪了?

我们的时间去哪了?

我们的爸爸去哪了?

哲学就是我们的基因,一个匆忙的民族不仅没有时间,更没有精神所托!

常常批评我们中国没有信仰,这里指的是宗教。其实不然,西方的宗教是理性的,西方的宗教是哲学的化身,哲学的依托载体。

中国从来不缺信仰,也不缺宗教,其实我们不过是把我们祖宗最文明的哲学精神搞丢了!

没有哲学精神哪来民族精神?

 

本书的著者在阐释德国民族为人类做出独特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国哲学发展运动的特殊轨迹。德国为人类贡献的思想家很多,思想水平很高,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等,几乎每位思想家,听起来都那么如雷贯耳,形成著名的“德国思想大师家园”的现象,这已成为世人皆知的事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妙的现象呢?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德国思想家英雄辈出的年代,正好处在西方哲学面临如何解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论争留下的苦恼问题和根本困惑最突出的时候。这是一个需要解决时代难题、营造思想巨人的时代。德国人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朝代使命,从而不仅为德国,并且为人类营造了一流的思想大师。所以出现了划时代诸如康德、黑格尔那样超一流的思想大师。继黑格尔、马克思等理性主义哲学家之后,德国又诞生了非理性哲学大师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可谓,德国人为人类贡献出了两种登峰造极的哲学智慧,发展到黑格尔那时理性哲学达到了一个(相对)顶峰,发展到海德格尔那时超理性哲学达到了一个(相对)顶峰。由于哲学是薄暮中起飞的智慧猫头鹰,哲学智慧在于“从后反思”,不在于“未卜先知”,而德国古典哲学正处于“从后反思”的极好位置,于是诞生了“从后反思”的伟大智慧。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