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明,张守明讲师,张守明联系方式,张守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医药工业otc及医药连锁药店经营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守明:让孩子爱读书(张守明)
2016-01-20 18966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获得多少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同时,捎带着让孩子获得一定的课本知识——所以中国的儒家文化中明确指出教育孩子做人的必备四大素质:孝悌、谨信、亲仁、余力学文。所谓的余力学文则是无论任何年龄的人有时间精力的话一定要学习、一定要读书;而对于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仅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涉猎一些课本之外的书籍,才是真的“余力学文”;但是孩子选读什么样的书籍,又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自小出身于农村,因为考上了大学才得以从农村走进了城市。想想今天的小有成就,一直以为和先前的读书以及后来参加工作继续保持到今天的读书习惯息息相关。没想到,这种习惯居然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记得,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每次我在书房读书的时候,孩子都会放下手中的玩具问道:爸爸,你在干什么?每次我都回答她:爸爸在看书。孩子会接着问:看书干嘛啊?我会告诉他:看书才可以给你买更多的玩具,如果想要更多更好的玩具你也要看书哦······从那时开始,孩子渐渐有了看书的习惯,尽管更多的时候是在自言自语或走马观花。而且从小我们做父母的就一直在做灌输: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不然的话,老师、同学、父母等会不喜欢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真的很重要。但是,当孩子真的培养出读书兴趣以后让他选择什么样的书、如何去读选择的书又变得至关重要。

(一)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选书,一定要和教材相关,其实,这样的书的选择,作为孩子的老师更有发言权,因此我们从孩子上到今天的六年级啦,从来没有给孩子选过和教材相关的书,完全都是听从老师的建议。而真正为孩子选的书籍,有时候是孩子从同学那里或者学校图书馆那里借来的书,他一般会带回家里,晚饭后坐在书桌前看,待他看了一会,我们夫妻就会问他,这本书感觉很有意思吧,最有意思是在哪里?其实我们是在了解孩子的书究竟是什么样内容的,对孩子学习和人生影响的意义大不大?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反馈,一是建议他购买类似的书籍,二是提醒她采用何种购买渠道,尤其在2010年来到云南之后。最初购买的书都是从新知图书城那里,但书店的书籍一是有限,2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涉猎,我们逐渐引导孩子从当当网上购书,其实另外的目的很了然,就是孩子尽管可能喜欢一本书,但是要让他知道,即使喜欢一种物品,也要从成本节约的角度考虑,因为网上售书,还是比书店便宜些许的。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亦同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      理解多少(质)比读了多少(量)更重要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但最好不要规定孩子一定要在规定时间读多少,本人认为更主要的是,孩子能够理解他读得内容。很多家长都要求孩子在课外读物中一定要记住多少名言警句,多少典故等等;其实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想让孩子更多的理解,一种是让他能够把看过的讲出来;甚至于可以按照书上一些篇章的思路写写读后感或者是日记形式的小小说类的文章。张佳怡就是在看了那个杨红樱作家的一些书之后,开始偶尔记录发生在身边、在同学中的一些小故事,并且在班主任许老师引导下,作文水平已经有些许进步啦。

另外就是结合现实生活或者电视剧中的一些情节或者课本中相关的成语典故来强化他对书中内容的深入体会。

(三)      读书氛围比读书环境更重要我个人以为,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安静或者书房装修讲究等)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周围的人是否也在和他一起学习,并且读书的时候做到张弛有度。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叫孩子一起看,到看书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书。每次和孩子一起看书:我都故意在那里自言自语说道,这个有意思啊···,太搞笑啦···,真有收获···;我很少灌输孩子“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的言语,用这样的办法潜移默化影响他——学习读书不是苦差事,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截止到今天为止,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在我们的引导下,张佳怡已经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所谓的进步其实就是成长,一个爱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的孩子,将来一定会长大成人,而不是长大“成年”。一所号召全体学生爱读书的学校,一定是优秀教师组成的一个桃李芬芳的好的教育机构,一个喜欢读书的国家,他一定是一个富足强大和谐的国家。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