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文,吴同文讲师,吴同文联系方式,吴同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阿米巴经营模式推广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吴同文:企业关务培训市场遭遇寒流谁之过?谁受损?
2016-01-20 48247

众所周知,不管哪个企业要成长、要进步、要突破,都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团队,那么这些理念和团队从何而来?是企业经过高人托梦给了自己,或是直接从地里长出来的?还是自己苦苦摸索修得正果?简单想想,便知这些答案都不能站住脚跟的,即便有企业被托梦到,并且是有效的,但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肯定不多,因为多数企业是没有那么好运气,他们需要靠企业HR完善的培训机制来做到的。

说起培训,想起培训界有句名言: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十个苹果与人交换,就能吃到十种水果。然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特别是同行之间,虽然也有经验交流会,但是触及核心技术或机密,那是打死也不开口的。因此,企业欲解决更多问题,仅靠自身努力及同行交流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要通过各种培训来加速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那么培训的本质是什么呢?也就八个字: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前四个字的意思是交给学员准确的东西,别瞎忽悠;后四个字的意思是培训必需落地。

培训真的有那么强大的功能?没错,以下是业界公认的培训意义:

1、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
2、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
3、培训能让员工统一思想、统一流程、统一行动,统一愿景。
4、员工培训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5、员工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
既然培训如此重要,那么为何有着代表先进管理的进出口生产企业却对其海关事务不做培训呢?
自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因为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内企业订单下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因此各企业都在开源节流,就连培训预算也是能省则省,能不开支尽量不开支。市场培训需求明显冷清许多,表现在培训界的培训师竞争白日化了,以前几乎天天有人请,现在也需要主动出击作推广了。但不管如何冷清,都没有像海关事务的培训冷淡,点击网页,今年下半年的海关事务类培训几乎跌为零需求。这太不可思议了,那么海关事务培训为何会有这个尴尬的局面呢?是企业不需要这方面的需要?还是企业把这块培训预算彻底砍掉?还是企业原因?

笔者是一名具从事企业海关事务作业及管理十余年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深谙企业关务管理的重要,甚至觉得,企业关务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就凭此观点,深得海关关员的认同。然现实中,流行在关务人员中的两句经典语录是:“关务人员,表面风光,心中彷徨”;“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拿的是卖白菜的钱”。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多少表达了目前企业实际情况。作为企业领导,他难道一点不清楚自己企业面临的海关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不可能没有培训需求。同样道理,他更没有只砍掉关务培训经费的道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企业不重视关务培训呢?

是市场培训课程质量有问题?对企业没有帮助?

据笔者了解,08年前,关务培训,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企业,每次市场上的一期公开课都有超百人甚至两百多人的报名规模,而且同一个城市,同一主题每月都可以举办2期以上,08年后到今年上半年,一般每期课程报名人数仅在60人左右,再以后,参加报名的人就越来越少,直至连班也开不出了。于是,机构就认为,可能是关务知识经过几年的培训,大家都掌握了,或者确实是经济不济之故。

真是这样吗?笔者认为不是以上原因所致,按道理,企业遇到内外环境变化时,首先考虑需要培训,故真因不是之前的培训已经“教会了大家”,而是之前的培训误导了大家,误导了许多关务人员,只是在今天发酵而已。那些课程非但对企业不起作用,而是让企业越陷越深,它不是教企业如何守法,而是教企业如何打擦边球,如何利用政策、如何玩政策、如何当“冒险家”,结果,企业利用一些所谓的“近期权宜之计”蒙混过关,可是却忘记了长久之计。我们知道,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结果,因为不赚钱的企业是犯罪,于是企业一旦尝到了“权宜之计”之甜头,你认为他还会去改善?另外,关务人员之培训所学,有没有将之贯彻下去?如何贯彻?这些都是未知数。时间长了,连关务自己也觉得问题严重,早知道把企业的问题摊在桌面上,各部门一起研究如何做,才能符合海关要求,说不定问题早解决了。比如说企业“串料”问题,关务人员自己如何理解这个定义?物料或计划部门理解不理解?就算理解,那么他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计划疏忽,“见死不救”,让内销产线停工,而此时仓库同规格的保税料件在“睡觉”?老板会同意吗?长此以后,当计划人员再度遇到类似问题,他也许就“先斩不报”了。经济学家张维迎对四万亿的评价大概意思是,如果当年没有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说不定企业到今天早调整好了,也不至于今天还是那么软不经风。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我学MBA时,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的李教授提醒我们的一件事,他说,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班鱼目混珠,连那些一流学府也没脱俗,特别是什么税务筹划课程,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偷逃税收,这是害人的课程啊!

无独有偶,当人们提及劳动合同法的律师,便说,那些律师看他一直在研究,那么简单的一部法需要化那么多精力吗?内行人其实都知道,他们是在研究守法成本与违法成本哪个高?如果守法成本高,他们就给企业出瘦主义,堪比黑客还黑。

回到本文,各位应该明白企业以前受的关务培训让企业关务学到了不少知识啊!

另外提一下,有的海关为了方便企业核销手册,也做了很多工作,企业关务为了减轻工作量,都有偿使用核销管理软件,其实核销仅是关务管理的一个小节点,却在无意中被放大了其在关务管理的功效,给企业以错觉,却把真正的关务管理藏在水平面下,形成了一座看不见的冰体。粗心的企业以为,化了这笔软件费,培训可以免掉了,这和把财务管理当成会计管理如出一辙。试想,计算机替代算盘、手工记帐改电脑记账,企业因此而变得强大了吗?同样企业使用了核销软件,企业管理就更先进了,企业的效益也提升了一个新台阶吗?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企业关务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看到企业关务人员已经不愿参加关务培训,因为他们觉得培训没啥用途,虽然听课时热血沸腾,但是回到企业,回到现实,居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或所学”,原先的决心又回到参加培训前的状态,于是呼“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又占据上风,他们想,我只要做好表面工作就可以了,遇到难题请教报关行、朋友、其他同行、论坛、Q 群、或者直接咨询海关等等,看到培训信息,也是查一下培训大纲,找自己当下关注的内容,如有就想去听听,如果没有,则打死他也不愿参加培训,殊不知,通过这些“器”仅解决了一些“术”面问题,根本达不到“道”之层面,其虽不具专业竞争力的,但是这样也确实相安无事;还存在另一种关务,他们本人有学习意愿,但是企业领导不同意、老板态度暧昧。

所有这些其实怎能怪企业?换我们受过伤,我们同样不愿意再去化钱买苦吃了。可是话又说回来,企业如果因此而放弃关务的培训,那么就等于放弃了关务管理,或者干脆说成放弃了企业管理,因为如果企业让关务管理成为短板,那么企业的竞争力永远达不到最佳状态,何况关务管理其实便是企业核心管理的一部分,企业不应该如此消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寻找好的培训机会、好的培训资源,给机会于自己!

 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我们的进出口加贸企业,那就是实战派讲师吴老师开发的加贸系列课程绝对是“无毒无副作用”。不信,请看某关员对我课程的评价:

从吴老师的课程中可以总结出关务管理的精髓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心"开展工作;两个基本点是合规增值合规符合海关规定,降低海关风险及个人风险;而"增值"工作反映了兄弟部门与关务合作所爆发的价值

以上欢迎企业拍砖、扔鸡蛋,如有不同意见希望能告诉我,以便让我完善我的课程,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请记住:实战派关务培训师 吴老师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