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红,张三红讲师,张三红联系方式,张三红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三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这样吗?
2016-01-20 4998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处《孟子·尽心上》
    
    最近,看了一些高端人士,成功人士,对后生晚辈,对当今社会,愤怒的年青人说的一些苦口婆心的话。无一不是传达着一种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我想说的是:这句话要改,改成:达则独善其身,穷则兼济天下!
    
    套句话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错,的确如此。几千年前,孟子的这一句话,也许是当时的环境不同,语境语意也会有所不同吧。但是,这句话放在当代来理解,也是大多数人理解成现在的样子:就是不得志的话就只对自己好,宦达的话就顺便接济他人。
    
    几千年过去了。无数的历史证明:达则独善其身,穷则兼济天下。30年前,一句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话,伴随着一种“不管是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价值观。制造了无数的富人,达官贵人。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多数的“富人”为富不仁,还有移民“逃亡”之外,还留给了我们什么?只剩下穷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联合起来,控诉我们的社会,控诉我们的制度!顾及到天下之安危的,只是一些稍微富足一些的人们,和绝大多数的平头百姓(穷人们)在呐喊。为什么要呐喊?!因为,这些人,不可能同那些“逃亡”的富人们一样,得到安全的保障,随时随刻都有可能丢掉饭碗,甚至,受到生命财产的威胁,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丰衣足食,不挨饿受冻,不受欺凌!所以呐喊,这不正是穷则兼济天下吗?唯有如此,才能有平衡天下的可能。若是到了不再呐喊的时候,那这个社会恐怕已经是病入膏荒的状态了,扭曲成型。下一代人,下一代后生,看到的会是什么,听到的又会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大意讲的是:老师带他们去参观烈士墓,想到那些曾经的穷苦人民悲壮历史。然后想到自身,是一个在城市里父亲蹬三轮车,母亲摆摊的人家的孩子。经常看到自己的父母受到城管驱赶,欺凌的状况。看到了父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被没收了生存工具,剥夺了生存空间的时候,流下的痛苦的泪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创伤。所以,这样的孩子便立下了长大后要对城管,贪官们反击的志向。反应在他的作文里,刻在了他们的观念里。
    他虽然还小,但像他这样的孩子却有千千万万,随处可见。他们是未来,可以想像,在他们成长的日子里,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内心世界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形成仇视富贵,仇视权势,仇视社会,仇视贪官等等的价值观吗?是形成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生存观吗?还是,会随波逐流伦为市井之流?还是学会伪装成可怜者,以乞怜,诈骗为生?
    没错,富有的人们,有权势依仗的人们,现在的确能掌控现在。但是,不要忘记,也有老的一天,也有力不从心的一天,也有掌控不了的一天。在人口基数是如此宠大的贫二代,贫三代面前,不要寄望,那些人口基数是如此之少并不见得有什么智慧的富二代,富三代还能够继续掌控他们!
    
    人穷,志不会穷。总会有穷人,总会有穷人的孩子成长为巨人,来挑战权贵。重演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故事。演译这一句,“穷则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使那些富*贵,只能“达则独善其身”!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