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你的孩子网络沉迷有多深?
2016-01-20 63686

       李蕊原创已刊登在 徐州都市晨报2013年A08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家详解网络沉迷成因
李蕊:徐州永恒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博士、获教育学博士学位,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优秀奖,荣获中国首届千强讲师第275名,本领域排名全国第五。中科院EAP中心签约高级咨询师、中国专业人才库心理与催眠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南京新闻台 “快乐养生坊”“养生正在流行”栏目特邀点评专家。《好家长》《家庭医学》等全国10多家优秀期刊专栏作家、点评专家。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辅导老师。
社会因素
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心志尚未成熟,世界观和个性都没有形成,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有些孩子,学校和家长会对他们施加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孩子感觉到无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于是把眼光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网络游戏中他们会感受到现实生活体会不到价值感和快乐,因此沉迷网络。
家庭因素:
(1)问题型家庭: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经常吵架或父母离异,没有温馨的家庭氛围,缺少正常的父爱或母爱,上网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2)暴力型家庭:打骂孩子是父母教育中最恶劣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的旧传统中,孩子是自己的,打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打孩子最常见的后果就是孩子仇视父母,这样只能致使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于是,沉迷网络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3)不健康的家庭教育:从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也更谈不上什么人生理想,他们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地厌学情绪,他们向上的潜能往往被严重地挫伤或扭曲。父母专制型、溺爱型或放任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容易造成网络沉迷。
心理因素:
人格特征与网络沉迷
(1)青少年网络沉迷者的某些人格特质与网络沉迷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在人格上具有孤独、抑郁、焦虑的特点。他们表现出神经性-情感症状和躯体性障碍,兴奋性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高,并且有内向、感情用事、怯懦的倾向。
(2)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满足了好奇心:和吸毒一样,好奇、依赖也是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重要心理因素。大多数网络沉迷者当初都是因为好奇,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冲动、冒险、好奇、不负责任等心理。他们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吸引,多次上网以后,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
(3)延迟满足能力差: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差的人,也是网络沉迷的重要原因。由于他们需要及时的反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总能得到合适的反馈,因此就更容易出现沉迷倾向。
(4)缺乏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减弱:在和同学交往过程中,缺乏交流沟通能力,没能得到有效正确地引导,为了补偿在现实生活中没法获得的自尊,他们可能会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在QQ或聊天室里寻求与他人沟通。或成为网络游戏高手,而更加迷恋于网络中,寻求理解与满足感,不能自拔,因此,学生对网络更加依赖。
(5)逃避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或压力:如考试失败或学习上遇到困难,被周围人不接纳、没有知心朋友、父母离异,生活困难等。要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消除沉迷行为的引发条件。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