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得良,周得良讲师,周得良联系方式,周得良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TWI认证讲师、MTP认证讲师;CMMI、ASPICE、IS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周得良:管理心态修炼和管理思维语录
2016-01-20 44182

管理心态修炼和管理思维语录

大信有诚咨询教育机构咨询总监周得良顾问

改变内因比外因更有效 

人的一生修炼的是对人、事、物的判断力和识别力,而判断力和识别力的增长是一个漫长过程,你可能觉得对方伤害了你,对方原本就是那样,只是你早期自己没有识别出来,加紧个人的修炼,改变内因比外因更有效!

内心没有与人、事、物融为一体

人为什么对人、事、物没有判断力和识别力,因为内心没有与人、事、物融为一体,内心与外界的人、事、物已经隔离开来,内心生起整体心、包容心,善恶在宇宙中包容;内心才能与人、事、物融为一体!

外来诱惑不攻自破

修正内心的欲望,内心如是(本来)就是满足的状态,外来诱惑就不攻自破!

付出与收获

人和企业,要经常思考如何付出,而不是总是想着收获; 要经常思考员工行为如何改变,而不是总是想着要结果; 没有付出,如何有收获; 没有行为改变,如何有结果;

内心缺乏阳光要少做事修复心灵

内心阳光可以出来多做事; 内心不阳光时要少做事,返观内省,修复心灵;

做事和做人

做事不求不难,做人但求无过;

管理目的

管理的目的是让做事的人越做越好,也即员工行为的改变,员工行为的改变基于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改变;

欲存则理亡 

欲存则理亡!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存在过度欲望时,那么,道理在这个企业或个人身上就已经消亡了!企业和个人要经常检讨自己是否有过度欲望,修正自己的欲望,不偏离正确的道理;(正道)

慈悲心

慈悲心不是给别人钱或物质的东西就是慈悲心,而更重要的是给予时候的内心是否有真实的慈悲心和精神智慧的给予,这才是真给予和真正的慈悲心;仅仅有物质的给予而没有精神食物的给予是不够的,看到思想上有障碍的或想不通的人,有心找对方聊聊,去除他的心病,这是慈悲心的表现,看到心情不好的人,要有慈悲心、包容心、智慧心,不要生恨,这是慈悲心得表现!

对事不对人的基础

做人不成功,大家很难信任你,大家不信任你,你想“对事不对人”,大家不会“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就很难做到,对事也很难客观;

佛法是不二之法 

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佛法是不二之法!善与不善本是一体!

自我概念

宇宙原本如如不动,世间的事情既不是现实,也不是美好,既不是善,也不是非善,这些都是人强加的概念;常人活在自我概念之中,为自我概念而生,为自我概念而死!

全身心投入

人做一件事情是总是不能全身心投入,总想着将来有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投入,如果长期养成这种习惯,将来就算做的喜欢的事,也不能投入!与其将来,不如现在全身心投入;现在能全身心投入,将来也就能全身心投入,现在不能全身心投入,大多数人养成不良习惯后,很难全身心投入,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是自己创办的企业,还是在别人的企业工作;

当下承担,胜于逃避 

当下承担,胜于逃避,承担可以让人心量放大,逃避和推脱让人变得心胸狭隘!

何为进步 

进步,就是一生道路上你在经历了多次善心被伤害后,你更能包容善与不善,你就进步了;

修行与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修正心灵和行为;

过境无痕,功夫方到家

世间大多人都是小心眼,打不开心量,修行只是口号!

成功五要素

成功五要素:一、需求明确;二、方法或方案正确;三、坚持执行+时间;四、拼搏精神;五、不断改进。

研究过去和谋划未来意义是活在当下

研究过去历史意义,不是将思想留恋过去,而是要更加积极的活在当下;

积极谋划未来的意义,不仅仅是考虑未来的事情如何进行,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当下的事情如何调整,适应未来的发展;

缘聚缘灭 

缘聚缘灭,缘聚皆大欢喜,缘灭方知罪孽深重!

得与失

人生就是抓住这个,丢失那个,不可能所有的都能抓住;

常人的眼光 

常人的眼光,总是看身边人不好,看外人或不常见的人反而很好;因为身边的人,缺点容易被发现,而不在身边的人缺点不容易发现;

欲心、行动、处处皆是修炼的道场

欲心太强,难证大道!

语言巨人,行动矮子,值得深思

人生的工作和生活,对人来说其本质就是一种修行工作生活、学习均是修炼的道场;

对待人事物要平和

五脏平和修心德,万事平和修公德,宇宙平和修道德;

做事目的和方法

做事的目的只有一个,方法和手段很多,不要把方法和手段当目的;摘到桃子是目的,搬梯子摘桃子只是一种方法,不要迷信搬梯子摘桃子是目的,是唯一的方法;其他方法和手段很多,可以手摘,可以拿竹竿敲,你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

做事的心态

没事不找事,有事认真做,有事不怕事,有事有担当,做完就放下;

修治心灵的路途

修治心灵的路途:散乱、胡思乱想----身心合一、一心一意(其心有住)-------其心无住

心无分别

修治心灵的路途:散乱、胡思乱想----身心合一、一心一意(其心有住)-------其心无住!

普通人的的第一阶段一般都是每天胡思乱想,很散乱,不能集中身心做事;第二阶段是身心合一,能一心一意做事;有信心、能吃苦耐劳;第三阶段、随缘做事、顺其自然,其心无住,人事物有分别,心无分别人有善恶,事有轻重缓急,物有好坏,心无分别!

国家和民族及组织的实力先后顺序 

一个国家和民族及组织的实力先后顺序:文化实力--科技实力和创新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武力)

浪费与事情的效果、如何做事才能出效果

一件事情是否是浪费或有意义,关键在于人的意识和价值观,有人说有意义,有人说浪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本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做的人本身层次和理解深度不够,搞不清楚做事的需求,又没有好的方法,还没有时间的坚持和付出,做出来的事情就没有效果;所以,大多数人一做一件事,就想快速有效果,得不到好的效果,就抱怨别人有问题,建议我们自己要常常多问自己如何做这件事情的才能出效果;是否搞清楚事情的需求,是否有好的方法,是否有时间的坚持和付出

看清楚自己与欲望

人的心灵在没有找到本我(自性)、看清楚自己之前,欲望永远都不会停止!

一个善于包容他人的人,是有境界的人;

一个善于包容他人的人,是有境界的人;

企业的经营的目的

企业的经营的目的,不仅是赚钱,给予员工物质财富;更需要引领员工走向身心健康的和谐之路;也需要带领员工更加积极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学习!

环境与人

环境造人,人造环境;

人原本善良,环境使人变坏;

环境本是坏,人可以改 坏环境为好环境!

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如何才能有效果

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可以为企业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案,很多企业很难落实和达成预期的效果;关键原因:一是人的问题解决不到位或没有合适的人来推动;二是落实和实施过于理想,总想一步到位,落实没有长期的规划及短期计划和优先级及策略;

企业主管要有服务的心态

高阶主管考虑管的事是后天的事情,中阶主管考虑管的是明天的事情,基层主管考虑管的是今天的事情;后天、明天、今天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不过,他们心态应该是一样,都要有服务心态,帮助员工将事情做得更好;

如何治企业病

阴与阳,里与外,中间与两边,下与上,前与后,现象与本质,互为辩证,预先治病(治企业病),必先找准症状(现象)的本质(本尊),然后,对本质采取措施;

企业问题分为两大类:阴气太盛、阳气不足;阳气太盛,阴气不足;而第一大类病成为当今企业界常见的病症,增加阳气,温暖人心,增企业体制,改寒性体制阴气太盛为中性体制;

出现症状的地方往往不是本质,本质往往不在出现症状的地方;寻找本质需要跳出症状;

佛法

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对待法;

心无是非、无痴、无乱;是心地法门;

咨询培训的正道

咨询顾问和老师:以人为本,以病为师;多向有病的企业和人学习,才是正道!

做事要有客观的心态

做事要有客观的心态,既非善,也非不善,要客观对待人事物,不要面对事情缺乏客观的心态和精神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人生最髙的修养境界

人生最髙的修养境界是內方外圆,与天地合其徳,与日月合其明,与四季合其序,与神灵合其吉,与众生合其善。

对人和对事,做人和做事

对人温和,对事原则;

做人讲过程,做事讲结果;

成功是个不好的老师

对于过分自信的人来说,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往往会高看自己,过往成功的经验往往是将来失败的最大主因!

读书和经历

书到用时方知少,事非经历不知难!

经历对习惯的影响

人生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人的思维习惯和性格及行为,稳重和投机,稳重是因为你的经历告诉你,欲速则不达;

投机的心理是你的经历中,长期得不到的某一样东西的心理造成的!

对人研究和对事的研究

对人研究和对事的研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年少时,应该侧重对事情的研究;

中青年时,应该侧重对人的研究;

敞开心扉

敞开心扉和关闭心扉,是人自己选择;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心声,他人对你的表达,有可能反对的声音可能很多,却可以借助别人这面镜子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可以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就可以看清世间的人事物,如何做人和做事一目了然!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太大时,会让人焦急、慌乱,而无头绪和乱出招!

真实接受自己

真实接受自己内心不圆满和不完美之处;是自我超越的重点;

真实接受内心恐惧便超越恐惧,真实接受内心贪婪便超越贪婪,真实接受内心色欲便超越色欲。"真实性"是超越自我嗜好最快的方式,也是与道同体。

人生修炼

人生是一个自我体会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对于人事物,不感兴趣或不高兴,就说明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还需要继续修炼!

正面和负面

正面与负面,往往仅仅在乎一念和一行之间;

微笑招感阳气(正面能量)严肃招感阴气(负面能量),微笑可以与万物对话,严肃则是把自己和万物封闭切断开。

好的人事物、坏的人事物最好一体同观

人生一世所遇到的不好的人、事、物,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遇到越多,心态就越负面,内心不好的念头和想到的不好事情愈多;因此,对于需要成就的人来说,好的人事物、坏的人事物最好一体同观;

心态超越 

世事总是不尽人意,是心态还没有超越,人在没有超越之前,总会有人、事、物来磨练你的心境;不是这里就是那里,不是工作就是家庭或生活,不是老板就是同事,不是同事就是朋友或家人,安然接受,是超越的最佳方法;

爱情和结婚

爱情不需结婚,孕育后代、组建完整家庭才需要结婚,因此,结婚是需要对后代负责的,试想,两个价值观水火不容、片刻不能消停、不和谐的男女,如何孕育好的、人格完美的后代;而小孩问题就是将来的社会问题;

工作疲劳的超越

在一家公司或同一工作岗位工作久了,工作疲劳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关键是在心态上超越这种疲劳,与其换工作,不如在当下公司当下超越,晚超越不如早超越!

人是否高兴或开心,最好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人是否高兴或开心,最好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你可能会说,我是在为家庭奉献、为小孩而委屈等等,所以不开心,其实,很多家庭的其他成员并没有希望你大富大贵;你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满足你自己的需求罢了,既然是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应该开心,流血流汗是你自己心甘情愿,是你自己需求,自己作自己受;如果你想自己作又不想承担后果的话,你就会只是一味抱怨他人,如上司不好,同事不好,朋友不好,家人不支持;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第一大规律是因果律,有前因就有后果,自己造因,自己承担后果,自作自受!

如果你不高兴,也有可能是你根本自己不了解你的需求;真正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己不高兴;

人不仅需要坚强外表,更需要坚强和阳光的内心!

人的不良习惯不会因为变得富有或贫穷而快速改变

人的不良习惯不会因为变得富有或贫穷而快速改变,不讲信誉的人或喜欢欠钱拖钱的人,有钱的时候,他还是那样喜欢欠钱或拖钱;人的不良习性,如此!所以,与人共事及合作,不是他是否富有,而是他是否讲信誉或有良好的习性! 

精进、精进、精进

进入对方和大众其内心,满足其需求;反观自身内心,由外向内,内心之狭隘、自私、固执到底有多少!精进、精进、精进!

凡人之自私、狭隘、固执,成就了佛、圣人之宽容、牺牲、慈悲心等,众生是树之根,佛是树之果;

正念、正语、正业、正定、正精进;

自作自受

自己造前因,自己甘心情愿,承担后果,谓自作自受,我也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是中性词,是客观规律。

抱怨不解决问题

常人遇到问题,经常用的是抱怨来解决问题,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跟糟糕,人与人之间关系变成相互抱怨型。要想解决问题,快快行动起来,变抱怨为行动,空谈误国、误家、误自己,实干兴邦、兴家、兴自己。

坦然、全然的接受命运 

在命运面前,坦然、全然的接受,才能缩短不好命运的时间周期,坦然、全然的接受,心也就安宁了,心安宁了,才能处理好人事物,处理好了人事物,才能改变命运!

罪恶

罪恶皆由私欲过甚和贪得无厌引起!

不好的外因对人来说是机缘

不好的外因,对修炼心态的人来说,它是机缘,是成长的机会,是成就你的缘,是锻练你的动力,转过念头,坏就是好!

德、法、术、势

德、法、术、势

这句话的意思,用在今天的企业管理当中,意思是:

德:如果企业高层和核心骨干境界高和品德好,事情的落实就会容易,即使制度(法)、方法(术)不太好,也没有太大关系;

法和术:如果企业员工境界差和品德差,那么,要有好的制度(法)、方法(术),事情才能很好的落实;

势:如果制度和方法也不好,就要掌握员工群体的势,有多少支持,有多少反对,有多少中立,先带动一部分,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将事情落实,这种,带有斗争的性质,有斗争就有人要成牺牲品,不可避免,尽量少用,要多用德、法、术;

人有缺点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人能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放松自己身心,不要过分紧张自己的缺点,懂得找合适的人事物配合自己的性格优缺点,缺点也就是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就是接受自己优点,优点和缺点要一体同观,缺点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