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樊荣强讲师,樊荣强联系方式,樊荣强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老板、总裁、领导、公务员、经理人演讲口才培训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樊荣强:钻石法则即兴演讲范文第009篇:人与世界
2016-01-20 38799

钻石法则即兴演讲范文第009篇: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樊荣强

 

有位香港大学的教授到大陆参加学术交流,发表了一个感慨,说大陆的大学特别有哲学气质,连看门的大爷也都会问来访者几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虽然这是开玩笑,但其中涉及到一个哲学的根本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也许这个问题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都困扰着所有的人,尤其是哲学家们。

据我所知,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有很多种,不过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有哪两种呢?

一种可以称为“主客关系”。它也称为“主客二分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客体“结构。这种观点,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看法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一是外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外在的。所谓外在性,就是指人与世界万物都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彼此不存在任何依存关系。

二是对象性。世界万物处于被认识和被征服的对象的地位。我们平常爱说的“认识世界、征服世界”,其实就是以这种看法为出发点。

三是认识桥梁型。也就是通过认识而在彼此外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建立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

另一种可以称为“天人合一关系”。如果也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可以称为“人—世界”结构。这种观点,把人与世界万物看成融为一体、血肉相连的关系,没有世界则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是没有意义的。按美国当代哲学家梯利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中国哲学当中“天人合一”就是其最好的表述。它有三个特征:

一是内在性。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是内在的。人是一个寓于世界万物之中、融于世界万物之中有“灵明”的聚焦点,世界因人的“灵明”而成为有意义的世界。

二是非对象性。人与世界万物是一种共处与互动的关系,人是万物的灵魂,但不等于认定人是主体,物是被认识、被征服的客体。

三是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人不仅作为有认知的存在物,而且作为有情、有意、有本能、有潜意识等的存在物,与世界万物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觉得,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明白的,否则就是在浑浑噩噩过日子。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