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园,詹婉园讲师,詹婉园联系方式,詹婉园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职场健康养生理疗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詹婉园:中国儿童需要怎样的情商教育?
2016-01-20 36957

詹婉园家庭教育 詹婉园身心灵成长 詹婉园国学智慧

在美国,情商课程已经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但在国内,情商教育则相对缺失,教育者通常只重视孩子的道德和行为,而忽视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孩子情商出现问题,家长很困惑,但实际上,孩子违反规则,内在可能就是厌烦情绪或压力。儿童情商教育专家倪志勇一直在北京探索符合中国孩子的情商课程,他把情商教育分为五个维度,即提高发展自我、内在驱动力、情绪的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为4-12岁是进行情商教育的关键时期。

情绪失控的小孩

 

你的孩子可能不爱听讲、不知道如何与小伙伴相处,甚至听到批评的声音就会暴怒,这并不是孩子本身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提高孩子的情商,千万不要错过关键期。

 

自上世纪90年代情商理论提出,不到10年,情商教育便走入美国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课堂。美国成立了一个名为CASEL(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Emotional Learning促进社会情绪能力学习合作组织),为美国各个层次的学校设计情商课程的框架。情商课早已是美国学校的“校本课程”,也就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和英文、数学、体育没什么区别。

 

比如伊利诺伊州就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情商教育标准,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实用心理学、交际技巧、情绪控制技巧等等,其中教孩子如何控制或平息愤怒、焦躁、忧郁等不良或消极情绪的课最受欢迎。统计表明,在实施情商教育的学校里,孩子们打架明显减少,课堂纪律更好,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自称“生活在温暖集体中”或“拥有了更多朋友”。

 

中国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情商教育?记者走访了北京一家情商教育机构,并采访了其创始人倪志勇。

 

情商教育在中国的缺失

 

与美国不同,情商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相对缺失,而且中国学生的教育中夹杂着升学和成才压力,孩子的情况更为复杂。孩子情商出现问题,让家长很困惑。

 

情商教育机构学之郎的创始人倪志勇是在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发现儿子有这方面困扰的。

 

儿子在幼儿园阶段接受的是纯正的蒙特梭利式教学法,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

 

孩子在小学前没上过什么学前班,但同学们都上过,明显跟不上,出现了幼小衔接的困扰,经常被老师约谈。同时他发现儿子社会交往能力差,在小区里偏胆小,不知怎么融入圈子,做游戏时容易发怒。

 

2007年,倪志勇把自己的困惑发到网上,成立了一个名为“妈妈树”的网站,发现他遇到的问题也是困扰许多妈妈的问题。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CASEL的理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他,依托于专业的知识和资源,组织著名高校教育心理学专家合作,通过长期摸索实践,打造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一套完整的情商教育的课程体系。

 

依托于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学之郎将情商定义为人与外界互动、双赢的能力。他把情商教育分为五个维度,即提高发展自我、内在驱动力、情绪的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情绪的学习和管理是许多家长忽视的。我国的教育更注重道德和行为,而孩子感受和情绪往往被忽略。其实,行为的内在原因就是感受和情绪出发的。

 

一个孩子不专心听课,看起来是不遵守秩序、违反了小学生规则,内在可能是厌烦的情绪,他感受到了压力但是学校没有这种教育教他识别这种情绪,又不教他管理这种情绪的方法。导致了他不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行为的改善以现行的道德教育是无法解决的,倪志勇认为只有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发生的原因,学会管理情绪,才能修正孩子的行为。

 

独生子女往往只能接受表扬、不能接受批评,片面的赏识教育把孩子推上极端;反之,对孩子没有重视、欣赏、认识,不能帮助孩子开发潜能,孩子往往不够自信和自立。

 

9岁的洋洋就读于北京名校,课业压力大,总是情绪低落,动不动就爱生气、朋友很少,跟家长关系也很紧张,碰到不喜欢的事甚至不会说拒绝。接受了情商教育的疏导后,他学会了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变得乐观起来,妈妈遇上什么不开心的事他还能帮妈妈开导,在学校里还处了几个铁哥们。

 

经过情商训练的孩子,从很难接受别人指出他的缺点,到坦然接受别人指出他的不足,还能自信的去改正。倪志勇认为情商教育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帮助孩子认识、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喜好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4—12岁是关键期

 

情商教育的方法就是通过小班游戏、活动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让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反省,并且将这种思考形成习惯稳定起来。

 

根据CASEL的科学研究,接受情商教育的最佳时期是4—12岁。0-3岁,处于家长引导的阶段。左右脑的分化在5岁左右进入高峰期,孩子的意识和认知能够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也就到了可以开始情商教育的阶段,而游戏远比说教更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

 

研究发现,情商能够促进智力发展,情商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根据加州奥克兰发展研究中心、华盛顿大学康庄大道计划和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报告,参加SAT考试的高中生中,接受情商教育和未接受的学生成绩差是11%。

 

情商教育不但教育孩子,家长也应同时受教。在学之郎,孩子上完课后,家长会接受20分钟的课程,帮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在家中配合做情商教育,家长也能完整的学习和成长。

 

市场的培育还需3-5年

 

虽然国内有机构从2002年就开始开展情商教育,但相对于热火的早教市场,情商教育还属小众。

 

目标明确的情商教育机构不多,虽然北京、上海、广东、山西、福建都有这样的机构,但还比较散,未形成规模。他们大多引入美国或欧洲的课程体系,具备针对性的课程内容。

 

也有不少机构以情商教育为卖点,但实际上是少儿兴趣班,而不是针对性地解决情商教育问题。还有很多早教机构也开展一些情商课程,但并不系统,或者是培训加教材、玩具售卖的形式。

 

情商教育的理念传播已经深入家长,但4—12岁这阶段儿童的情商教育市场空缺还很大,教育技术与技能的养成肯定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就得以完成,儿童的情商教育需要持续,直到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倪志勇认为国内的情商教育尚处于萌芽的阶段,突破的关键还是教学课程的效果,学之郎通过很长时间才打磨出独特有效的教学体系,孩子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并且体现在孩子的行为和学业发展上的变化明显。同时这类机构需要专业的父母指导能力才有竞争力。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