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海,胡中海讲师,胡中海联系方式,胡中海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胡中海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爱与规则教育导师、两性关系导师、个人成长导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胡中海:别动不动就说“我有强迫症(OCD)”! 
2016-01-20 12103
??

【心理学211】别动不动就说“我有强迫症(OCD)”!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最经典的神经症之一,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小编不禁要插一嘴:那些年自己随口而出的“老师我有强迫症,该怎么治?”、“强迫症患者求治疗”等问题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确认呢?在这个“强迫症患者”泛滥的时代需要你我共同关注到身边那些真正患有强迫症的人群,从而更好地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继续往下看↓↓↓




  强迫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疑虑、反复检查”以及“怕脏、强迫洗涤”。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强迫症,在得病之初,往往会有一些心理诱发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受到批判和委屈等,患者会存在一些现实原因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如果只有这些现实原因,往往不构成强迫症的发病,最多也只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者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遇到诱发因素,导致强迫症,往往还跟得病前的个性因素有关,比如,内向,固执刻板,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自尊,消极思维,缺少积极主动的行为应对,不善交往,缺少朋友和社会支持,等。这些个性特点,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创伤,缺乏母爱和社会支持。强迫症患者,往往会采取压抑、隔离和转移、理智化(包括合理化)等防御机制,躲避压抑其痛苦情绪。


  强迫症病人内心,充满理想与希望,同时却缺少真正的乐趣,也缺少自信心,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是可爱的,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思维联想,就像是一列火车。如果这列火车一直得不到检修,就会出问题;如果每跑一千公里,检修一次,就比较合适;如果每跑一公里就停下来检修一次,这会使火车无法正常运行。强迫症病人的思维,就像是列车,每运行一小段,就要进行强制检查,结果就会导致思维联想无法自然顺畅地进行,出现强迫思维。




  人活着,总是要受很多苦的。强迫症病人,面对自身的人生痛苦,往往采取排斥的态度,总是会说“不,我不要痛苦!”并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痛苦,比如,当恐惧感染疾病的时候,内心不安,就去反复洗手,以换得暂时的内心平安,短暂地缓解痛苦,而不去真正面对“人生本来就会得病、最终会死去”的人生现实。


  强迫症患者,经常会把“幻想”当现实,把低概率事件当作是高概率事件,把或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入室抢劫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是概率而非必然。过马路,有可能会被汽车撞死,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多一些注意和小心,但是,不能因此而这辈子不出行。游泳,有被淹死的危险,我们不能杜绝游泳。活着,就有得癌症的概率,我们不能因此而不活着;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出生。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是用尽各种方法,防范低概率的“万一”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万一门没有锁好,会有歹徒闯入,后果不堪设想。“歹徒入室抢劫”,这是低概率事件,而且,是来访者头脑中幻想出来的事情。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检验能力的局部下降,会把幻想当成现实,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病人这些特点,往往跟其幼年的心理创伤有关。


  潜意识中有情感和需要,存留了针对外界事件的内心反应模式,却没有时间和空间。所以,潜意识,虽然服从因果律,但不是

“前因后果”,而是过去和现在“共时性”地同时存在于当前的潜意识之中。早年发生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个体对当前事物进行反应的内心依据,正在参与着他现在的情感和行为。


  强迫症患者,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认为上次强迫检查的结果不可信,所以,就会重复强迫检查。强迫症患者内心具有弱小感,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是“增强控制,强迫检查”,“强迫思维,用思维代替行动”,或者,

“干脆不行动,以防出差错”。如何提高自信?积极行动!以行动提高能力,以能力提高自信。


  对待各种危险(包括疾病、外伤、被伤害、死亡等)和各种痛苦的态度,反映了个体对待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根本态度。不能因为有痛苦和危险,就不出生,不生活。所以,在危险和痛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去承受和担当这一切。而强迫症病人却拒绝接受这个“客观现实”,总是否认、排斥和逃避现实。





  强迫症病人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痛苦呢?


  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孤军奋战”,缺少社会支持,缺少理解和关爱,特别是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具有母爱的缺失,经历过很多心灵痛苦,导致他们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就会极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摆脱痛苦。


  家长带着“强迫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孩子前来看病,家长总是抢在孩子前面着急地跟医生报告病史:“孩子读高三,原来成绩非常优秀……”我一听这样的报告方式,就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为家长感到可悲。难道,在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成绩优异”吗?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爱去哪里了?


  强迫症病人,排斥现实痛苦的同时,倾向于采用“幻想式满足”的方式,麻醉自己,缓解内心痛苦。强迫症患者,内心深深眷顾怀念着很多美好的幻想或生活经历,包括幻想的或曾经的辉煌,经常会闭上眼睛,心里怀想着:“如果有一天,我做到了十分完美,绝对完美,我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呀!”睁开眼,更加痛苦。


  强迫症患者,对于美好现实的幻想和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地执着心,几乎达到了偏执、脱离现实的程度。他们会说:“我这个人就是追求完美”。其实,他们的所谓“追求完美”,准确地讲,应该是“强求完美”,即,我的美好愿望,必须、立刻实现;如果实现不了,我就痛苦,我不能接受现实(不完美)!


  强迫症患者总喜欢这样说:“我原来曾经学习成绩优异,都是因为强迫症,我的高考失败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很多年,我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愈。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医生上了,再也没有去读书,更没有去找工作。我的人生都让强迫症给毁了。如果没有强迫症,我会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啊。”


  强迫症患者最初是不切实际地要“强求完美”、“回避痛苦”,后来就出现了强迫症状,伴着着焦虑等痛苦。强迫症患者又把“强迫症状及伴随痛苦”当作“异物”去排斥,一心想着要战胜强迫症状。只顾愿望,不看效果,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陷入无力自拔的泥潭。就像一个人掉进沼泽里,越挣扎,陷进去的越快。




  人,试着跟自身的痛苦在一起,这是需要勇气的。好多人,以为“跟痛苦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其实,如果有勇气“跟痛苦在一起”的话,痛苦往往不是加重,而是悄然减轻,你甚至还可以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无论抑郁或者是焦虑,如果你有勇气跟它们呆在一起,静观其变,然后自然就会“物极必反”了。


  强迫症患者会说:“由于我患有强迫症,所以,我就无法看书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总也无法治愈,结果总是在看病,一直都没有看书。等我把强迫症彻底治愈了,我就可以重新开始看书了,那时候,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效率高极了,看一天书就能顶一千天。我就能把所有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先治疗强迫症,等强迫症彻底痊愈之后,我再去看书学习。”这是强迫症患者经常采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把看病和看书,割裂开来,当作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对立的两件事。结果,这样的思维和应对方式,导致病人无法走出强迫症的泥潭。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关键要有现实有效的行动。行动所取得的效果比愿望和幻想更重要!


  我经常会跟强迫症患者探讨:“你当初是为了读书、参加高考。后来,你患上强迫症,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跑医院、看医生了。你迫切想要治愈强迫症,然后你去看书、参加高考。可是,你休学后的这些年,你每周拿半天时间看医生,其它时间你是否去看书学习了?你看多少次医生,能抵得上看一页书?”


  正确做法是:边看病,边看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有的中学生认为:谈恋爱与学习是对立的,谈恋爱就耽误学习,所以,克制自己忘掉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强制自己去背单词。结果是“单词记不住,异性忘不了。”让自己喝一杯“忘情水”,服一片“三A忘不了”,最终导致了强迫症等神经症。有的中学生会这样做:边恋爱,边看书;恋爱学习两不误,互相促进。


  对于“完美和理想化”的幻想,强迫症患者往往会要求自己“必须、立刻达到完美”,其实,往往会欲速不达。飞机是可以飞上蓝天的,但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是需要有一段长距离的跑道的。如果没有这段跑道,飞机是难以起飞的。垂直起飞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引擎的推力简直要像火箭发射。如果强迫症病人能够带着症状去生活,坚持现实有效的积极行为,而不是停留在幻想之中、无休止地让自己去做强迫行为,能够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能够接受挫败,能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话,强迫症也会逐渐痊愈的。




  你想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吗?好,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着像健康人那样去生活。


  很多的强迫症病人,自身并不主动前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首要条件是:来访者要有求助动机。如果你已经告诉他如何找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资源了,剩下就是尊重他的个人决定了。来访者具有自主决定权,决定是否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决定是否结束心理治疗。如果他暂时决定不接受心理治疗,这个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会建议强迫症患者去看心理治疗师,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尝试着跟别人沟通与交流,建立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得关爱和自尊,逐渐放下那些“强求完美”;接纳现实痛苦的同时,积极行动,从事有建设意义的活动;承受痛苦的同时,创造内生的快乐。


点击“阅读全文”免费获得价值1280元的
爱与智慧 巡讲公开课门票


回复如下关键字即可收到相关主题的专业指导:

爱情】【关系】【道德】【训练】【男人

女人】【感悟】【生命】【父母】【温暖】

【难忘】【慈善】【自己】【黑暗】【吸引】

【强大】【财富】【享受】【开心法则】【觉醒】

【真相】【创伤】【康复】【启蒙】【仰望】

【唤醒】【世界能量】【亲密关系】【婚外情】

【正视自身】【幸福】【真爱与迷恋】【梦中情人】

【内在幸福】【菩萨相】【力量】【大漠】

【放】【青少年出国】【王菲】【爱不怕】【真实人品】

【生命与撒谎】【爱的艺术】【致命心态】【女人品质】

【吻心】【剖析男人】【醒来与再生】【自由与理想】

【觉察与自省】【不成熟的女人】【父亲与自由】

【危险心理学】【负能量】【修嘴守心】【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师】【觉醒】【觉察说话】【觉察力】

【觉察需要】【修行创业】【修行与修养】【爱感召】

【爱现在】【母亲效应】【抑郁忧郁】【超体】

【幸福晨颂】【超体修行】【生命宁静】【爱自己

【给予与讨好】【陪伴与陪同】【两性关系】【理解情绪】

【诊断情绪】【使命与立场】【高情商】【发现内心】【静呼吸】【内在力量】【认清情绪】【宇宙能量】【觉知能量】【情绪礼物】【情绪扫描】【情绪扫描】【情绪思想】【完整的人】【嘴巴定力】【聚灵收脏】【心先动】【幸福杀手】【男女矛盾】【移情共情】【能量得失】

【情绪能量】【心理咨询】


一段美文,一幅美图,让我们一起寻找心灵的温暖港湾...

新巅峰教育,旨在目标、情绪、沟通等方面提供系统、专业的学习、咨询和服务,协助您改善与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家人以及金钱的关系,从而能享受成功快乐的人生!

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团体培训


十年间胡中海全国巡讲3300余场,受益人群超百万人!

践行怀大爱、做小事!

向全国范围招募爱心个人和事业伙伴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我(新巅峰李娜老师)除节假日以外,每天更新一篇关于“爱与幸福”的文章


还有更好的方法么?

唯有参加新巅峰教育的VIP企业私人定制、个人私人定“爱”
★【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微信:
731569981,与我们专家老师在线交流】
https://xdfhzh.jiangshi.org


《新巅峰教育~生命爱与智慧教育~传播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