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朵,博尔朵讲师,博尔朵联系方式,博尔朵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连山易天文人事应用学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博尔朵:《连山易》“被失传”
2016-01-20 14902

《连山易》“被失传”

 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集中表现“总汇”。可无论是人们怎样的穷尽天下历史遗存宝物,都不太可能使人类史、世界史、列国史很好的用实物按时序完整排列起来,也就是说一个文明的实物证历史绝对不断代是不大容易做到的。纵然在一个大国家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也会使其逐步丰富起来,但总是留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

中华民族有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都在世界上留下灿烂耀眼的历史。记述这些文明的方式,一是物证、二是书证、三是人证,即考古、典籍和口口相传。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在中华民族的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都在人们口口相传的叙述中延续着。这些非常精进的传统技艺、传统工艺、传统独门技法、传统文化,及众多“活宝”被各宗门派别不断的往下传承着。细微到一个最“简单”的泥人捏法,一道菜,一种成方成药,一个杂技项目等等,林林总总、各家各门都秘而不宣又百代千年都不走样的一直接力至今,这些我们大都不会有所置疑。

《连山易》就是这种历史情态下的传续史实经典,《连山易》的成书顶着“被失传”的千年误判,空降到2010年艮八白第七年历史节点,这不竞让世人有所愕惑惊疑。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65万件,中国大陆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94万件,两院的国宝总计亦不过200万件。但大家必须认同,如此众多的历史文物总汇,哪怕加上被列强抢掠和散失到海外中国文物加在一起,都不会穷尽天下的收藏,而埋藏于中华大地上的历代皇帝、王、诸候、贵族的就已知的墓葬、随葬品应该远远超过这区区几百万件,这或尚且不用包括未知的墓葬,民间所藏。

埋在地下的“宝贝”应该是存世最多的,当中也一定有超越当今现存“国宝”级的极品。当然不是认定《连山易》就一定是“被失传”的国宝。中华的文化渊远,中华的瑰宝亦如长江的沙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从汉代以来中国的易就有“失真”、“失正”之嫌,“八卦”用五术划作“五卦”,哪怕是代表着阴爻、阳爻、以人本社会客观定义的“   ”爻“   ”爻的历代易论著述中都三缄其口,不谈它的源头真实来历。

古人认为(定义),人本是一点水(精子),水为坎,坎为骨,为人之坐胎成形的核心实体,古人定分男人的耻骨为一整根叫“乾元”,女人的耻骨是两端断开但有软组织相连的耻骨(会阴部)叫开元。为什么叫开元?因为这样的骨骼组织结构利于女人生孩子时打开,在男女不断的交媾中,由于身体的撞击也会使“开元”保持了一个“断开”的结构形态。

CCTV2010年8月19日播出的在江苏出土了一个明晚夫妻墓葬,男尸和女尸的身下都压着代表北斗七星的古铜钱“七星阵”,男尸身下压着的为“乾元重宝”,女尸压着的为“开元通宝”,CCTV的解说员说考古人员十分不解这样的做法到底是什么用意?

由此推论在明代还有人会应用《连山易》,也应当推论《连山易》在历史上秘密传承中依然时而显现它神秘踪迹。

2010的8月13日,六盘山宁夏演讨会上,曾任宁夏社科院副院长吴忠礼先生会议上提出,对历史的史实确证在三个方面来考量。

1、考古发掘实物佐证。

2、正史论证记载。

3、口口相传,民间传述。

历史的史实纪录都有它的不足,这应当是连三而证的确切作法,但愿中华文明在各条传承长河的路径终端能够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后来的人们能利用这历史丰富营养的河水,滋润世人渴望汲取古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维,萃取先祖纯朴唯美、唯真、格物致知的天人合一之真谛。

《连山易》出版后,海内外反响强烈,有争议、有置疑、有叫绝、有不信,这可以理解,也有人宁愿相信还读不懂的贵州水书,但我建议读者有暇之时静下心来多看几遍连山吧。

一种学问,一个新瓶旧酿,可标上“窖藏陈缸”的商标包装,但连山最需要的是连山的文化运命久长,连山而证天工造物有情,连山绵延伟岸而巍峨,以启迪今人智慧的自我超越,用人类(人们)进化后更聪明的智商去待价而沽《连山易》吧!

 

连山易国学研究总院院长

连山易国学香港总会主席

连三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海南省中华连山易国学研究会会长

www.liansanyi.com

博尔朵

2010年8月24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