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向松祚讲师,向松祚联系方式,向松祚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向松祚 2022年度中国50强讲师
华友世纪总裁兼CEO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向松祚:向松祚:疏通服务实体经济“血脉”需调整银行激励机制
2016-01-20 429
央广网财经北京6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出加大定向降准力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中国农业银行(2.52,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微博]对此做独家点评。   经济之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议提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我们知道,前几年频繁降准的时候,国有大银行的信贷资金大多投向了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甚至投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导致房地产调控长期不能见效。这是不是央行[微博]不愿意全面降准的最主要原因呢?   向松祚:央行采取定向降准而不采取全面降准,是借鉴目前我国近代货币市场一个总体的评估。过去这些年我们的货币信贷市场有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我们总量增长过猛,从2009年开始,每年我们的银行新增贷款基本都在9万亿左右,甚至接近10万个亿,再加上社会融资规模,每年我们的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都在17万亿以上,所以实际上过去5年我们整个社会的融资总规模已经接近100个亿,这是一个史无前例大规模的刺激。但是我们看到,即使在这样大规模刺激条件下,我们的增长速度并没有维持高位增长,而且还在持续下行,这是个非常令人痛苦的问题,中国的宏观经济必须要深刻反思,这一个基本的矛盾。   第二个特点,我们结构极度不合理。我们的货币供应量这么大,我们的M2已经接近120万个亿,每个银行贷款接近10万个亿,但是我们真正需要贷款的中小微型企业仍然还在喊贷款难、贷款贵,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很好的检讨,也说明我们的结构极度不合理。   第三个特点,我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机制仍然不能疏通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局面。为什么不能疏通?实际上银行和金融机构首先想到的还是大项目,以及大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等比较熟悉的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比较少。小微企业服务起来非常麻烦,非常困难,比如说三农企业非常分散,而我们的新型行业往往看不准、看不清,风险又大,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服务这些企业呢?   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我们反思,我们过去这种简单的、突发式的、通过降准降息,通过一般性的国家缩紧供应量的政策,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很多还出现一个反面的效果,我们这些年经济出现的问题正是由于过去这种疯狂扩张所造成的。国务院出台这个新的政策,正是基于对过去几年经验的总结,特别是负面教训的总结,得出一个基本政策转向。   经济之声:与4月25日实施的“定向降准”相比,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把支持的范围扩大至“三农”和小微企业。而在实施范围上,有望适用“定向降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限于“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而是“三农”、小微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都有可能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这样的力度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向松祚:这是一个基本工程,并不是说定向降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定向降准仍然存在一个风险,比如说国有银行或者其他一些股份制的银行定向降准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让它可以用来贷款的资金能增加3000个亿或者5000个亿,但这3000、5000个亿并不必意味着它会把这些钱投入到小微企业、三农企业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金融体制方面一个很深刻的变化,比如怎么去改变银行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让新型的银行工作人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愿意服务三农企业、小微企业,所以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必须变化。我们现在的激励机制基本上都是与贷款规模和创收的利润挂钩,而三农的规模很好,它可能只需要几万块的贷款,甚至最多也就几十万的贷款,那银行服务几十个甚至几万个三农的小微企业,还不如服务一个大的国有企业。如果这样的激励机制不能改变,定向降准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 经济之声:大家也说,从现在来看,整体的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放松了,这样一种定向降准又意味着政策方面什么样的变化呢?   向松祚:目前很多数据已经表明,我们现在没有条件甚至没有可能性去全面降准,全面降准的话,银行要释放大量资金,这些释放的资金又回到我们本来希望调结构,压缩产能的这些产能过剩行业,或者房地产等行业,这对于我们稳增长、保就业有用吗?很多人在呼吁要全面降准,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行业,甚至站在自己企业角度讲的话。如果真正站在中国经济整体的角度来讲,我们过去的货币供应量搞这么大还不够吗?我们融资总量每年这么大还不够吗?问题是我们的流向不对。而且我们注意到,一些国有大企业通过财务公司,从国有银行拿到很便宜的信贷资金,转手就去搞理财产品,甚至发放高利贷。为什么这次国务院会议强调说,我们要缩短这个环节?因为资金周转的环节越多,实际上中国真正搞实体经济的企业融资成本会越来越高。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虽然货币供应量非常大,信贷规模庞大,但我们市场的利率特别是一些实体经济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和资金的成本仍然在上升,这个奇怪现象正是因为我们整个金融结构不合理,我们的中间环节太多。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