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王海峰讲师,王海峰联系方式,王海峰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王海峰:放手不等于放纵——规则教育
2016-01-20 15656
 作者:王海峰-家庭教育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在写家庭教育要放手,要给孩子自由,要给孩子空间,要给孩子尊重,要给很多很多,恰恰很少看到一条:要给孩子规矩、规则!
       今天我在这里抛砖引玉,谈一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首先,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以不自由为前提的。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对孩子也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能够给的自由都是以规矩、规则为前提的。
       其次,我认为孩子 是需要约束的。尤其是2——6岁期间,是建立孩子规则、秩序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是否给孩子建立道德、社会、法律、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规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传统文化中讲究“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是为做人做事的典型规则。我们现今社会中还有多少家庭重视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现在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有礼貌就是很好的教育了,而且恐怕很多父母除了教孩子礼貌之外,实在想不起来还要教孩子什么!而更多的父母可能是教的随意,想起来什么就教什么,既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认真的计划。
        很可惜的是,我们作为21世纪的父母,都已经忘了,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历史中存在着数不清的伟大人物,这些人物都是中国古代先贤的父母教育出来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教育、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出来的。而且,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并不能用是不是能够出国、是不是考上了名牌大学、是不是考取了高学位来衡量!而是应该从他在社会中的贡献来衡量。毛泽东没有出国留过学,可是他对中国的贡献无可替代。所以,我认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方。
       也许,有人会认为古代的东西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可是,我坚信,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做人做事的根本不会改变,社会对真善美的追求永不改变!所以,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享之不尽的财富,我们岂能将之束于高阁?不说《诫子书》,不说《颜氏家训》,不说《朱子家训》,只说《弟子规》,又有多少父母能认真学习?这里面有着多少放到现在都可以说是千古良言的标准和警言?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中都需要树立规则。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孩子父母,我们应该如何给我们的孩子建立规则、规矩呢?
      我的个人建议是:
      一、有礼貌、有责任、有爱心、有分寸。
       礼貌不用解释,这个相信大家都能做好。责任,就是要让孩子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自己能够完成的家务,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对家人的关心、对家庭内部事务的关心和建议等等。爱心,就是应该善良。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对公益事业有义务感,对伤害自己的人能够宽容等等。分寸,就是自控。孩子应该有自我控制能力。不能做的事情不做,该做的事情做好。说话算数,做事认真。
       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为什么把三观放在规则里?因为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教育孩子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三观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不爱学习、厌学、学习不认真、应付等问题苦恼。可是,我们没有考虑过为什么?答案是什么? 
       答案就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
       那么,三观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个人认为,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三观就是告诉孩子,你为什么学习。
       人生观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他的人生是什么,他的人生梦想应该如何实现,他的人生应该选择什么方向,而对于孩子来说,实现梦想的途径就是好好学习。
      价值观就是告诉孩子,用什么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孩子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标准,知道自己此刻所做的事情是为什么,学习对于他未来究竟有什么用处,他应该靠什么来实现他的价值。
      世界观,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和思路,让孩子的学习站在比较高的高度,而不是每天低头埋在作业堆里。让孩子可以看清自己以后的路,看清世界的变化,融入世界的发展,享受世界变化的美妙!
    三、行为规范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个人卫生、按时吃饭、做事有计划、有计划要执行、执行要守时、事后要总结等等。
   四、法律意识
   五、人际交往规则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2、包容
    3、敢于说不
    4、吃小亏是福,占便宜是祸。
    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建议,定有不尽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能帮到你一点点,就是我的收获!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请您转走,让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因为只有大家的孩子都好了,社会是一片祥和的氛围,我们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好。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上感觉困惑或者力不从心,您可以选择来听我们的易学堂家长群——家庭教育公益网络课堂,加入
易学堂家长群
 254609512    申请时附加消息请注明:我是学生家长

        易学堂教育中心电话:0635---6362628 地址:阳谷县实验小学向西30米路北易学堂教育中心。

        
希望我们可以帮助到您,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