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光,马建光讲师,马建光联系方式,马建光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领导科学、国学应用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马建光:孙子兵法与用人谋略
2017-03-23 2895

国以才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政以才兴,邦以才固,军以才强。用人(才),自古以来,就是个永恒的课题,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用人成败史,成者得天下,败者失天下,国运、党运、军运、政运、业运系于才运。故治国之要,治党之要,治军之要,治政之要,治业之要,惟在选人(才)用人(才)。诚如所言,领导干部主要职责: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对用好用活人(才),是领导者头等重要的大事,这已成为他们的共识和遵循。

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一个兵学大国,有著名的《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膑兵法》。迈入兵法的艺术王国,犹如置身于光怪陆离的珍珠之海,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这其中尤以《孙子兵法》最为夺目,被后世称为“兵学圣典”。每每诵读沉思,无不让人启迪心智,不由人产生这样的冲动:如果把《孙子兵法》与选才用才结合起来,挖掘《孙子兵法》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用才谋略,奉献诸君,岂不美哉?有鉴于此,故有此讲座。

《孙子兵法》可谓博大精深,字字珠玑,精彩纷呈,思想深邃,奇谋迭出,目不暇接。

俗话说,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那么就让我们从《孙子兵法》这一汪洋大海中摘取几片浪花,来折射它谋略的光芒,以启迪我们领导者用人的智慧。


一、不可不察

【原文出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用人启示】用人如同作战,此乃大事,非比等闲,当精心考察,慎重用人。

二、校计索情

【原文出处】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用人启示】校计索情,运用到对人才考察,启示我们既要考虑到个体的德、识、才、学、体,或德、能、勤、绩、体,又要考虑到班子结构的优化,全面分析、整体把握,即年龄梯次配备,性格气质相容,知识能力互补,来源结构多样。

三、因利制权

【原文出处】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计篇》

【用人启示】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事业为原则,用人要灵活善变。

四、出其不意

【原文出处】出其不意。

——《计篇》

【用人启示】在特殊情况下,出其不意用人,可事半功倍,达到奇效。

五、示形之法

【原文出处】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用人启示】示形之法要害在于以假象惑人,而用人者必须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方能用人准确无误。

六、利而诱之

【原文出处】利而诱之。

——《计篇》

【用人启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人才既重视自身价值,又非常趋利。用才要投其所好,吸引人才。

七、因粮于敌

【原文出处】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作战篇》

【用人启示】因粮于敌,军食可足。同样,因才于敌,既可削弱敌方,也可助长我方。此消彼长,胜负乃见。这不失为一种釜底抽薪之法。

八、货取敌利

【原文出处】取敌之利者,货也。

          ——《作战篇》

【用人启示】领导者欲成大事,必须奖赏激励人才,以激发其动力。只不过奖赏应遵循有的放矢原则,按需激励。

九、卒善而养

【原文出处】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作战篇》

【用人启示】领导者要心胸开阔,用人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路线,善待度外之才,尤其是曾经的对手,为己所用。

十、知兵之将

【原文出处】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

后从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