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瑞,刘明瑞讲师,刘明瑞联系方式,刘明瑞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全国优秀管理培训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刘明瑞:感恩的心-学会感恩,成功人生的第一课(自:感恩的心)
2016-01-20 50035

1、        学会感恩:成功人生的必修课

 

 

 

感恩是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需求。感恩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它是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是深藏于我们内心的优秀品质。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事物都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还是朋友的关爱,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我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感恩,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所以感恩应该年年、月月、时时、刻刻。

 

 

 

 

 


感恩的意义

 

感恩,是一盏对生活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导航灯,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感恩,是两支摆动的船桨,它将我们在汹涌的波浪中一次次争渡过来;感恩,还是一把精神钥匙,它让我们在艰难过后开启生命真谛的大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让你的生命变得无比的珍贵,更能让你的精神变得无比的崇高!

 

在汉语文字中,“恩”字有这样的意味: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某种情谊。

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一词在西方与基督教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密切相关,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对我们有或深或浅的恩情!
    比如说,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点点滴滴的关爱与照顾。对此,我们要感恩;朋友带给我们真挚的友情,在生活中给予我们关心和鼓励。对此,我们同样要感恩;生活让挫折磨练我们的意志,让苦难锤炼我们的品质,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对此,我们要感恩。此外,感恩社会,感谢他们孕育了一个个相像而又不尽相同的个体,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恩大自然,岁荣岁枯,春夏秋冬,山水相映,鸟语花香;感恩于洒在我们身上的每一缕阳光,感恩于路人投来的每一个微笑,感恩生活中一切的存在让我体验到了真实的美好。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是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应该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人生是精彩的,正是因为有了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

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妇,操劳了大半辈子,却从来没有从家人身上得到过任何感激。
  一天,她问丈夫:“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买花向我哀悼?”

  她丈夫非常惊讶地说:“当然会啊!不过,你在胡说些什么呀?”

  妇人极其认真地说:“等到我死的时候,再多的鲜花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趁我还活着的时候,只要送我一朵花就足够了!”

  有些时候,小小一朵花就可以表达谢意,给对方喜悦和希望。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不愿意表达感恩,而是天性木讷、害羞,不好意思大声说:“谢谢!”,或者是不明白应当怎样适当地向对方表示。

  或许,对方并没有期待回馈或报答,但这并不表示受惠的人就可以因此而忽略对方的付出。长期辜负别人的付出,其实是自己的损失。没有道谢,就无法体会彼此的好意在互动之间是多么的幸福,也很可能因而无法再继续得到对方的恩惠。

  实际上,表达自己的感恩或接受对方的感恩,都是需要练习并且需要将它培养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的。“大恩不言谢!”只不过是客套话罢了!恩惠是无所谓大小的,我们最好去相信“滴水之恩当还报以涌泉!”

  如果是出于感恩之心,一句“谢谢”、一张贺卡、一封信、一个电话、一次拜访、一份礼物……都会因为彼此的真诚,而变成人间最甜美的甘泉。

 

感恩节的来历

 

只有感恩才会惜福,只有感恩才能聚福。五月花号的航行好象有天意相助,但真正承受磨难的是人而不是神,这次神奇之旅翻开了人类文明史新的一页,移民们的感恩之举教化了后人,也给了历代美洲人深深的启迪。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创造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每当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来时总是倍感亲切。

公元1620年的一天,英国的一个港口里悄悄地驶出了一条小渔船。船非常破旧,看起来并不适合用来远航。对这一点,船上的水手们都很清楚。但已经没有时间犹豫和深思熟虑了——也没有任何再延迟的余地了,因为船上搭载的是一群受迫害的人和落难者。在他们之中,有清教徒、破产者、流浪者——我们可以概括地称他们为:“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中找到位置的人和没有办法实现梦想与抱负的人”。于是航船出海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小渔船出海了。

他们带着对新世界的梦想和随时可能葬身鱼腹的惶恐,向着未可知的前途发出了挑战,这是一次充满危险的旅程,也是一次被载人世界史的光辉之旅。正是这次远航改写了世界文明史,但当时船上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这艘破旧的渔船的名字是“五月花”。

航船满载着人们对不列颠的愤懑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待,离开了港口,当时船上共102人。

那时并不是航行的好季节。大西洋上风高浪大,寒流涌动。小小的渔船时而被抛向半空,时而沉落浪底。船上的人们不断地祷告着,无法克制的叫骂声和怨恨声充斥其间。当航船驶人大西洋那一望无际的腹地时,粮食吃完了,疾病降临了,人们面临着共同的敌人:绝望。

就在这进退维谷、粮食短缺、疾病肆虐的时候,船上的人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他们必死的决心和同绝望抗争到底的勇气全部调动了起来。那时,巨浪滔天,体能耗尽,有些人已经考虑该立遗嘱了,但抗争的勇气依然在。

这样,30天艰难地过去了,接下来,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到生命已走到了尽头,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疲惫和倦怠感。102人中有一个人死去了。然而,随着他的逝去,船上的孕妇顺利地又分娩出了一个生命!船不知何时就将破碎,它已经再也经不起任何大风大浪了。

四天后,人们突然听到甲板上传来了世上最为悦耳的声音。他们一窝蜂地跑到船舷上去观望。奇迹诞生了——一块新大陆赫然展现在他们面前!  

美丽的大陆海岸线像一条温驯爬行的长蛇伏在人们眼前!人群惊呼了,人们赞美着God,泪水、汗水、血水汇成了河。在人们心中快乐地流淌。美洲大陆敞开怀抱,迎接着这批移民的到来,他们是美利坚民族的祖先。在他们之中,有今天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有哈佛大学的创立人、有美国历任总统的先人,就连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前副总统克里的先人也名列在此。“五月花”号渔船历经了风暴、饥饿、疾病、绝望之后,竟能顺利抵达美洲,这是人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新家园就在面前,船上水和粮食短缺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然而这时小船却停了下来,船上的人们并非叫嚷着、急着上岸,他们认为有必要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管理一个新世界?我们未来将依靠什么来管理这个崭新的世界?

这个重要的讨论在船上的51名男子中间展开,最后,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伍月花号公约》诞生了!

这51名男子笃信,是上苍之手,将他们从劫难中拯救出来。因此,人们对这块新土地充满了敬意。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船上的日子并不是最糟的,这从死亡人数上反映了出来,  “五月花”号共搭载了102人,途中死一人,后又生下了一个新生儿,到达新大陆的人数仍旧是102人,但在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过后,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死亡人数已经接近了一半!

移民们遇到了超出他们想像的困难,他们终日饥寒交迫。就在这时,土著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并派人教授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作物,最终,“五月花”号的移民战胜了种种磨难,迎来了丰收的日子。这时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北美移民,经历了这人间的大悲大喜之后,“五月花”号的移民们仰望着茫茫的上苍,欢庆着第一次的丰收。 

移民们虔诚地选定了一个日子,并邀来给他们巨大帮助的印第安人,共同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大家点起篝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本土化的节日——感恩节,诞生了。

感恩节是美国特有的节日。在感恩节这一天里,合家团圆、共享天伦是主要的特征,吃火鸡则成为一种传统的仪式。

现在,感恩这种习俗仍旧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是一颗感恩的心帮助他们打开了智慧之门,使他们在日后对自然征服过程中无往而不胜,直至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

感恩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带给美国人的福祉是无以言表的。无论是人伦教化,还是校正人们的心态,净化心灵,它都是一剂良方,它让人的内心更加深沉博大,更为从容。

在今天的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感恩节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所有人尽情狂欢和庆祝。其次,感恩节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这一天的晚宴。在美国这个快节奏的国家里,平日的饮食是极为简单的。美国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美食。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回忆先民开拓艰难经历、追思第一个感恩节来历的怀旧情节。

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会庆祝感恩节,它已成了一个传统节日。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劳燕分飞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
    我们中国也有为数不少的传统节日,过节时的隆重程度也绝不亚于美国人过感恩节,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也能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远含义。

 

 

 

 

 

 

 

 

 

 

 

 

感恩之心,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我们是否用心记住了这些,并因此多了一分感恩之情呢?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面对生活的话,即使处在最困厄的环境里,我们也能看到沙漠中的绿洲,从而怀着更美好的希望去面对未来。感恩之心也是一颗美好的种子,假如我们不光懂得收藏,还懂得适时播种,那么我们就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希望,并因此挽救他们,或是改变他们的情感世界。

 

成功学家安东尼说过:成功的开始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满怀敬意和感激之情。假如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还是任何形式的帮忙,你又够聪明的话,就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

    “领袖的责任之一便是对别人说谢谢。”那些当选的领导人,总是要拿出一些时间去答谢曾经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人和组织。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不可能得到继续的乃至更多的支持。过河拆桥的人是走不远的。

    事实证明,及时回报他人的善意同时不嫉妒他人的成功,不仅会赢得必要、有力的支持,而且还可以避免陷入种种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嫉妒别人不仅难以使自己做到“见贤思齐”、虚心向善,而且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形象。更主要的是这会使自己失去盟友和潜在的机遇,甚至还会树立强敌——因为一般说来,被别人嫉妒的人应该不会是弱者,以“一报还一报”的心理,他也不会对你太客气。

    别人会用你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你。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行人到加油站问路,并打探前边镇子的人如何。加油站职员反问他从前住的镇子的人是怎样的,过路人回答“哦,真是糟透了!”于是,这个职员说:“那么,我们这个镇的人对你来说也一样。”随后,第二个人驾车来到这里,并问了职员相同的问题,当驾车人回答说他原来镇上人都是很友好的时,职员说:“你会发现我们这个镇上的人也是完全一样的。”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善意关系。说到底,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以为对自己存在价值充分认可的上司鞠躬尽瘁。有这样一句话: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付出爱就会被爱,付出恨就会被恨。

    行为孕育着下一步的行为。如果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如果你不友好,我也不可能友好地对待你——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

    假如你拥有对别人有用的信息而不与别人交流,那么别人拥有对你有用的信息也不会告诉你。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就帮助了自己。所以,伸出你的手去援助别人,不要伸出脚去试图绊倒他们。一个与人为善、一心做事的人,也许会有一些小小的挫折,但胜利最终是会属于他的。

 

 

 

安东尼·罗宾的故事

 

现实中,却有许多人面对繁华的生活迷失了自己,总嫌自己得到的太少,不知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甚至怨恨父母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中来,以至于做出对让亲朋心痛,对社会不利的偏极之事来。想想看,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生活中,值得我们感恩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真的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亲朋。

    看看下面这个普通人的故事:

一个清晨,在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里,早晨的阳光如利箭般穿透了薄薄的窗纱,射到了墙上,小男孩早早地醒了,但他没作声——他不愿惊醒疲倦的父母,因为他们还在沉沉地酣睡。

其实,他的父母早已醒了,只不过他们不愿面对儿子那失望的眼睛,因为今天是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感恩节,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准备任何的节日的礼品与膳食了。

丈夫躺在那里想:若是放下脸皮,去和当地慈善团体联系一下,或许就能分到一只火鸡过节了。

但他做不这一点。唉,怎么办呢?

个把钟头过去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起床了。丈夫没有好心情,妻子当然也是唉声叹气的。这一切小男孩看在眼里,里心十分难过,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穷人的日子就是这样难挨,母亲终于忍无可忍了,俩人终于吵起来:“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那样去慈善机构走一趟呢?你不去也行,但你少在我面前耍威风。”丈夫没话说了,是啊,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他觉得去行乞更可怜,他不想被人看不起。

这时,突然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来。会是谁呢?大家都在猜着,该不会是乞丐吧,我们实在太穷了,根本没有什么能给他呀!男孩跑到门边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高大的男子,他满脸笑容,手里提着齐全的节日膳食,火鸡、罐头应有尽有,全都是过节的必需品。一家人看着他,都愣住了。那人说:“这些东西,是一位知道你们有需要的人要我送来的,他希望你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怀并深爱着你们。”

丈夫极力推辞这份厚礼,来人却说:“不要推辞了,我只不过是个跑腿的而已。”他面带微笑,把篮子挎在了小男孩的臂弯里,就转身离去了,轻轻地说:“祝你们感恩节快乐!”这时,在小男孩的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无可名状的神奇感受,这件发生在童年时的“小事”竟然影响了他的一生,并注定使他成为了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这件感恩节的小事让他领悟到人性最可贵的一面,使他觉得人生始终都存在着希望,他发誓日后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尽力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时光飞逝,转眼他18岁了。他的收入仍然很微薄,但他还是坚持在感恩节那一天买了很多食物,但不是为自己过节,而是要兑现孩童时的承诺与心愿。

 “当”“当”“当”,同样有节奏的敲门声再次响起,扮成送货员的已经长大的男孩出现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口。开门的是一位西班牙籍的妇女,她家里有6个孩子,然而无情的丈夫抛弃了她。眼下,她和孩子们正在遭受着断炊之苦。此刻她带着充满戒备的眼神望着来者。

男孩说:“不要害怕,我是来送货的,女士。”之后他拿出了丰盛的节日大餐和佐料,女人惊呆了,立在那里,她身后的孩子们则顿时爆发出了欢快的叫喊声……

女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吻着年轻人的手臂,用蹩脚的英语感动地说:“哦,你一定是老天派来的……”年轻人腼腆地说:“噢,不,我只是个送货的,是一位朋友要我送来这些东西。”

随后他递给女人一张小纸条,上边这样写道:“我是你的朋友,希望你们一家人都能过个快乐的感恩节。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们。今后你们若是有能力,就请同样将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其他需要的人。”

当年轻人把食物搬到屋子里时,他的心情格外地愉快。当他走在返回家的途中时,那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亲密无间的感受,令他也不禁热泪盈眶……

回想自己年少时的种种悲惨经历,没想到它们竞成为了导引自己走向坦途的前奏,指引他用一生的时间去帮助别人。童年时的那个送货人是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觉得,传撒爱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几年后,这个年轻人几经风雨,成为美国总统的特别顾问,他就是全球著名的心理励志专家、成功学权威——安东尼·罗宾。

人就好像一个容器,当这个容器被注满水时,它就会流淌!你也许会说,是啊,可惜我这个容器一直也没有人来注入一点水。没错,罗宾有幸在童年时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神奇的力量,他由此具有了完备的人格,可是,我们可能没有遇到过那个“敲门的高大男子。”

但读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生命中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人真是多之又多……比如说那给你生命的两个重要的人,难道不值得你去感恩吗?那个曾以和你产生美丽爱情的人不值得你去感恩吗?那个教你读书写字的启蒙老师不值得你去感恩吗?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付出的都要比“敲门的男子”多得多,你感受到了吗?

感恩有时就像一场永不间断的接力赛,接棒的人是幸福的,递棒的人更是乐在其中,一种行为,多人受益!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心里充满快乐的人,那么,你就不要只是等在原地,有所行动,去做下一个递棒的人吧!

 

 

 

 


<今天,你学会感恩了吗?

 

学会感恩,不仅仅意味着要学得一种宽广的胸襟和高贵的德行,实际上,它更应是一种深刻的能愉悦自我的智慧。

 

<前些天北京气温骤降,笔者路过水果湖广场时,看见一对年迈的盲人夫妇站在一个公汽车站旁乞讨。老妇人两手平端一只白色的破旧的铝碗,里面仅有几枚硬币;老头一脸麻木的表情,怀抱一把破败不堪的二胡,如那几根琴弦一样绷的挺直。这对夫妇在夹杂着细雨的寒风中靠得很近,虽然他们的眼睛皆浑浊而空洞,但表情却很警觉,充满期待。我心中一动,停下来从包里翻出两枚一元的硬币,轻手轻脚走过去,放在了那只碗里。但硬币入碗的轻微声响还是被这位老妇人听见了,她一边微微颔首一边很快地用左肘碰了碰老头,老头连忙抖擞起精神,努力拉响了他的二胡。那一刻,就在这喧嚣的马路上,那急促的单纯为了表达谢意的蹩脚琴声,在寒风中回响了好远,也温暖了许多人。

那一瞬间,笔者不禁心生感恩之情。我要感谢这对盲人夫妇,是他们让自己发现,在经历了生活磨砺、惯看世态炎凉之后,我那颗已长满老茧的心,还能偶尔间保持着珍贵的但却最朴素的“助人为乐”情怀,还能想着如何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爱心。

实际上,仔细想来,在日常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学会感恩”几乎已成为自己调整心境的唯一法宝。譬如,我对“经历毕竟不会是浪费”的感恩,让我能努力为一份生活服务类报纸效力;还譬如,今年8月,我在大街上从一个重庆挑夫的货担里,淘得一把产于巴蜀大足县的“窑炼”碳铁菜刀,黑沉乌亮,现已成书房中的辟邪之物。而对那位不远千里送“刀”予我的巴人,我自然是不胜感激。

外国基督徒们在就餐前,总要双手合十,低头喃喃祷告:感谢上帝赐给我们水、盐和面包。然后,在胸前画完十字后,才拿起刀叉享受食物。这一场景我们都非常熟悉。这种对上帝的虔诚“感恩”态度,会让人不禁发问:所有的美食佳肴不都是自己辛苦赚取的吗?又为何要感谢上帝呢?依此推之,我们身边那些通过自己摸爬打拼,最终过上品质生活的成功人士,也可理直气壮地说:我付出了所以我才得到,我享用的是自己用汗水搏来的成功,凭什么要感恩别人呢?要么就感谢自己好了!

当然,每一块面包和和每一杯牛奶都是一年辛苦劳作的收成,但是,你难道不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风调雨顺吗?不错,一个人的成功是自己拼搏所获,但是,你难道不应该感激在你成长道路上,磨练过你心智和打击过你的困境吗?也许,你正拥有的一份工作不是你最喜欢的,但是,难道你不应该感激就是这份你不喜欢的工作却给了你从未有过的体验和锻炼吗?……当想明白这些后,你就会为你所拥有的周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感恩,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夏日、冬雪,四季的美丽在于它自然的流逝,而这些曾经的磨砺和现在的拥有,都是如此弥足珍贵,我们都该感恩不尽。

那么,心存“感恩”之心的人,它应该顿悟的最高智慧是什么样的呢?

1863年,当美国总统林肯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美国的国家假日——感恩节。当时这位又黑又瘦的通过艰苦卓绝的南北战争为自己赢得世界声誉的总统,在广场中央向如潮的美国民众说:“我们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如此多的恩典,但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去好好珍惜这些恩典!”

因此,真正懂得感恩的人应该要明白这种境界,与其说这种无形的感恩是要我们感谢自己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倒不如说它纯粹是在提醒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事物的珍惜与爱护。

 

感恩需要一种穿透人生的智慧

 

 

如果说感恩就是一种对生命恩赐的领略,那么,为了答谢上苍所给予的永恒的美好和持久的希望,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就绝不能仅仅只是肉眼的世俗浅见,而更需要一种内在的智慧和信念,才能超越流俗,领会到了那些只有心灵才能感受到的事物。

 

    以下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讲述的一个故事:

    生命刚开始时,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对一个人说:“这篮子里都是礼物。挑一样吧,把其余的留下来。一定要小心一点,一次就要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最为宝贵的。”

    篮子里的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和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没有必要考虑了。”他不假思索就挑了欢乐。之后,他踏进了社会,不断地寻欢作乐并深深沉湎其中。可是,每一次欢乐到头来都是短暂、沮丧、虚妄的。它们在行将消逝时嘲笑他。最后,他说:“这些年我都白过了。假如我能重新挑选,我一定会做出明智的抉择。再有一次机会就好了!”

    奇迹发生了。仙女再次出现了,说:“还剩四样礼物。再挑一次吧;哦,记住,光阴似箭。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这个人沉思良久,然后小心地挑选了爱情。他没有觉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好多好多年之后,这个男人坐在一间空屋里守着一口棺材。他喃喃道:“她们一个个抛下我走了。如今,她——最亲密的,最后一个,躺在这儿了。一阵阵孤寂朝我袭来。为了那个滑头商人——爱情,卖给我的每小时欢娱,我付出了一个小时的悲伤。我从心底里诅咒它!”

    这时,仙女又来了。“重新挑吧,”仙女道,“岁月无疑把你教聪明了。还剩三样礼物。记住,它们当中只有一样是有价值的,小心选择。”这个男人沉吟良久,然后挑了名望。仙女叹了口气,扬长而去。

    几年后,仙女又回来了。她站在那个在暮色中独坐冥想的男人身后。她明白他的心思:

    “是啊,我名扬全球,有口皆碑。对我来说,虽有一时之喜,但毕竟转瞬即逝!接踵而来的忌妒,诽谤,中伤,嫉恨,迫害,然后便是恶意的嘲笑。一切的末了,则是怜悯。它是名望的葬礼。哦,出名的辛酸和悲伤啊!声名卓著时遭人唾骂,声名狼藉时受人轻蔑和怜悯。”

    “再挑一次吧。”这是仙女的声音,“还剩两样礼物。别绝望。从一开始起,便只有一样东西是宝贵的。它还在这儿呢。”

    “财富就是权力!以前我真是瞎了眼呀!”那个男人说,“现在我的生命终于变得有价值了。我以后要挥金如土,大肆炫耀。那些总是嘲笑、蔑视我的人将会匍匐在我的脚前的污泥中。我要用他们的忌妒来喂饱我饥饿的心灵。我要享受一切奢华,一切快乐,以及精神上的一切陶醉和肉体上的一切满足。这个肉体人们都视为珍宝。我要买,买!一个庸碌的人间商场所能提供的人生种种虚荣享受。我已经失去了许多时间,在这之前,都做了糊涂的选择。那时我懵然无知,老是挑先那些看起来最好的东西。”

    短短三年过去了。一天,那个男人坐在一间简陋的顶楼里瑟瑟发抖。他憔悴,苍白,双眼凹陷,衣衫褴褛。他一边咬嚼一块干面包皮,一边嘀咕道:

    “为了那些卑劣的事实和镀金的谎言,我要诅咒人间的一切礼物以及一切徒有虚名的东西!欢乐,爱情,名望,财富,这些都只是些暂时的伪装。它们永恒的真相是——痛苦,悲伤,羞辱,贫穷。仙女说得没错。她的礼物之中只有一样才是最宝贵的,只有一样是有价值的。现在我知道,这些东西跟那无价之宝相比是多么可怜卑贱啊!好珍贵、甜蜜、仁厚的礼物呀!沉浸在无梦的永久酣睡之中,折磨肉体的痛苦和咬噬心灵的羞辱、悲伤,便一了百了。把它给我吧!我太累了;我要安息了。”

仙女再次来了,又带来了四样礼物,独缺死亡。她说:“可惜的是,我已经把它给了一个母亲的爱儿——一个小孩子。他虽然懵然无知,却信任我,求我代他挑选。要知道你并没有要求我替你选择啊。”

“天啊,我真惨啊!那么留给我的是什么呢?”

“你这种人只配遭受垂垂暮年的反复无常的侮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恩赐往往是异常奇妙的。它不仅仅包括肉眼能够看到的平常事物,而且还包括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必须要靠心眼才能感受到的种种事物。因此,如果说感恩就是一种对生命恩赐的领略,那么,为了答谢上天给予的永恒的美好和持久的希望,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就不仅只是肉眼的世俗浅见。我们更需要一种智慧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流俗,领会到了那些只有心灵才能感受到的事物。

 

 

 

 

一张小小的车票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同时感恩也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谐的种子。我们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就能永远快乐地生活在真情的阳光里 

 

故事发生在广州车站。一个看起来20多岁的乡下姑娘,背着一个用化肥袋改制的行李袋,手提一只破包,带着焦灼的目光四处张望着。看她脸上那副焦灼可怜的神情,就知道她肯定遇上了什么麻烦事。车站里人来人往,但几乎所有碰见她目光的人,都赶紧躲到一边。谁知道她会冷不丁提出一个啥要求呢?说不定,她会提出和你结伴旅行,或者用一下你的毛巾,甚至还可能不礼貌地拿起你的水杯咕咚咚喝上几口,再像小品中的宋丹丹那样,来一声“谢谢”呢。她可只是个无知的乡下妹子哟!

    “嗯,您好……”果然,她开始有些腼腆地主动与人搭腔了。可是没等她把话说完,人家就赶紧冲她摇头,然后快速走开。她有点失望,却不灰心,继续挨着候车室一个通道一个通道地踱过去,目光依然在人们的脸上逡巡,好多人都用报纸挡住脸或闭上眼装睡。她非常奇怪,难道自己长得像一个骗子吗?

    慢慢踱到广州至东莞的候车通道,她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离开售票窗口,一边很小心地把车票装进衣兜里,一边朝长椅走去,还用手摁了摁。她走上前,怯怯地:“嗯,对不起,请问你能帮帮我吗?”

小伙子望望左右,不解地问:“你在和我说话吗?”

她点点头。

    “我能帮你什么呢?”他感到很奇怪,在这个世界上,他一直都是被可怜的对象,可现在,居然有人求他帮忙。她吞吞吐吐地说:“我要去找我的姐妹,可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你能给我买张车票吗?”他一听到这句话,脸“腾”地红了,摇摇头;片刻,又点点头,随即从身上摸出一张钞票:“我……我只剩下十块钱了,够不够?我刚买过车票,在广州找不到工作,想换个地方。我是职业中专毕业,文凭太低了”。他很窘迫地揉着那张钞票,看那情形倒好像是他在向别人借钱。

    “哦,还是谢谢你的好心。”她不无失望地离开了他。

    忽然间,他灵光一闪,忙冲她喊道:“你要去哪儿?”乡下妹子回头望了他一眼,说:“东莞。”他听了马上高兴起来,一把从身上摸出刚买的那张车票,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把车票递到她手里:“给你!去找你的姐妹吧,祝你好运啊!”

    她甜甜地笑了。接过车票后,她又不放心地问:“那你怎么办?你不去了吗?”他想了想,说:“就这十块钱,坐到哪儿是哪儿,我就在到站的地方下车找工作,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呢!”

    她忙把车票还给他,他马上又塞进她手里。她说:“这怎么好呢?”他热情地说:“怎么不好?谁让我是个男的,你是个女的?”这是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唯一理由,一连说了好几遍。再推辞,他忽然生气地走了,全然不理身后焦急地喊着的她。

    仅有的10块钱只买了两站路,很快就到了。车停下来后,他下了车。走出车站,望着人流如织车辆穿梭的广场,他茫然不觉身在何处,又该往何处。正惆怅间,他隐隐觉得身后站着一个人,一回头,竟是她!她对他灿烂地笑着,问:“你后悔了是不是?”

“不,我没有后悔。”他摇摇头说。

她笑着招手叫来一辆出租车,打开车门,优雅地冲他做出请的姿势。

他惊讶地望着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结果,他真的得到了一份好工作,还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好工作。实际上,她是一家玩具公司老板的女儿。她在广州车站的独特举动其实是一次化装招聘,其目的是想替父亲寻找一些在商业社会中未被污染的真正的人才,来充实一下公司的中层管理队伍。可是,这样的人才现在实在是太少了,她在车站寻找了几天,才碰到他。尽管如此,她仍然感到耳目一新,仿佛一股从未被污染的清泉注入了心田。

一张小小的车票,完全改变了一个中专生的人生。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偶然。其实,这种偶然中绝对蕴藏着其必然性。那么多人都在这场奇特的考试中败下阵,而这位善良的中专生,却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赢得了这场考试。

一个人成功的最根本之处并不一定在于你目前有多高的学历,而在于你是否怀有一颗善良的心。

 

 

 

 

 

 

 

 

 

 

 

 

 

 

两个人的心脏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

 

安是一个弃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到四五岁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由地运动,因为她患有极其严重的先天心瓣膜缺损。稍大一点儿的活动量,就会引起心脏缺氧而昏迷,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安十九岁那年到伦敦读大学。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她在学校图书馆里遇见了年青的杰夫,两人马上堕入了情网。

    一天,杰夫突然告诉安,他父母两天后将从曼彻斯特赶到伦敦来见她。晚上,兴奋的安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孤儿院院长。院长沉默许久,说:“安,你不能爱别人,也不能与人结婚。因为,你的心脏不允许你像正常人一样过婚姻生活。”

    这对沉浸在幸福中的安来说真是个晴天霹雳!安绝望地大喊:“可是我爱杰夫啊!我愿意为他牺牲一切。”“我知道,我的孩子。可是那爱不但会要了你的命,而且也不会带给他半点幸福。”院长的语气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和深深的无奈。

    安伤心地哭了。院长说得对,她无法给杰夫所希望的正常的婚姻生活,甚至连孩子都不能为他生,而杰夫却是那么喜欢孩子。第二天,安没有去学校,只给杰夫寄了张便条,告诉他自己不能去见他的父母。

    安收拾好行李,来到长途车站。她想远远地离开这里。在售票口,安浏览完客运线路图,最后决定去遥远的泽西。泽西是英吉利海峡上的一个古老小岛,属英国领土,与法国海岸非常临近。

    在车上,与安挨着坐的也是个年轻女孩,又活泼又漂亮。她叫哈维蓝,是个演员。哈维蓝告诉安,她的父母在泽西相识相爱,所以每年全家三口都要去趟泽西岛一次。哈维蓝说:“父亲说要在我每个生日之夜向上帝真诚地感恩,感谢他给了我们一家幸福的生活。”安强打精神听着哈维蓝的故事,心里却苦涩地想着:这个女孩可真幸运啊!我为何如此命苦呢?

    她们乘坐的列车终于抵达了港口。就在等候轮船的间隙,安忽然发觉自己忘了带药。好心的哈维蓝说:“不要急,我知道这附近有家不错的药店。”说罢哈维蓝匆忙向大街跑去。安静静地望着哈维蓝轻盈奔跑的背影。也就在那一刻,一辆急速的货车冲出来,然后是很响的刹车声。安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整个人慢慢瘫软倒下。那一瞬间,她似乎看见哈维蓝的金发像天使的小翅膀散飞在浓烈而炫目的阳光里。

    安从昏迷中苏醒时,惊讶地发现杰夫守候在她的病床前。她回忆起所有的事情,焦急地问杰夫:“那个女孩呢?那个叫哈维蓝的女孩呢?”“她没能活过来。”杰夫低声地说。

安的心在隐隐作痛,她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摸索放在枕头边的护心药。就在这时,杰夫说:“不用了,安。你不用再吃护心药了。哈维蓝的心换给了你,是她的父母主动提出来的。医生除了冒险给你做移植手术,已经没有第二条路。感谢上帝他们成功了!”

    好一会儿,安呆住了,泪水慢慢地顺着她的眼角流了下来。记得哈维蓝讲过,她的生日是4月7日,而她死的那天就是4月7日,命运有时真的是太不可捉摸了!

    擦干眼泪,安开始询问哈维蓝的父母。医生告诉她,那对痛失爱女的夫妻在移植手术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他们没有留下地址。安出院后,和杰夫一起到伦敦哈维蓝所在的舞蹈团打听,总算得到了她家的住址,可找过去,却发现啥维蓝的父母已经去了美国,或许他们需要一个新环境来病治心灵的创伤。

    有了哈维蓝健康的心脏,安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不久,她与杰夫结下美满姻缘,还生下一双儿女。每年4月7日他们都要去泽西岛,要在靠近岛上圣奥宾湾的一家小酒吧里一直守到打烊时分,那曾是哈维蓝一家每年生日聚会的地方。但对于安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怀念的方式,更是一种真诚的期盼。

    当第十五个4月7日夜晚降临时,一对老夫妇走进圣奥宾湾的一间小酒吧,选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安坐在另一边,忽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心跳,好像有种神奇的力量招引她起身走过去。迎着两位老人诧异而友善的微笑,安拉过妇人的一只手抚在自己胸口,让心跳传递到对方掌中,两个女人互相凝望着,突然间同时泪水盈盈。安哭着说:“那时候,我早已心如死灰,只想来泽西找片安静的海水跳下去,一了百了。她,多不值得啊。”

    “可是,亲爱的,现在我从你脸上看到了幸福和快乐。”老妇人含泪轻轻抚摸着安的面庞,欣慰地说。

    安说:“没错,我是活下来了。我的心里装有两个女孩子对生活的期盼,我必须加倍善待生命。”

    “那么,就别再说什么不值得了。”老妇人说,随后她低声对丈夫说了几句。

    这时,杰夫把两个孩子带过来,孩子们天真地跟老夫妇打着招呼。忽然,那个小一点的女孩子指着窗外叫道:“啊,你们看,月亮从树后面爬上来了。”

    每个人都向窗外看去,一轮新月正悄悄从棕榈树梢升起。不远处的海面一片平静。泽西4月的夜晚给人一种别样的亲近与宁静。

安温柔地低下头,笑着对小女儿说:“真是个该向上帝感恩的夜晚,你能不能帮大家把蜡烛点亮,哈维蓝?”

小哈维蓝听话地划了根火柴,伸向桌子中央的银烛台。蜡烛亮了,她仰脸环视着四周的大人,娇憨地笑起来,摇曳的烛光映在她灰蓝的眼瞳里,像一颗闪烁的星星。

 

 

 

 

 

 

 

 

 

 

 

 

 

 

 

 

 

 

 

 

 

 

一颗偿还的心

 

我们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匆匆地活。当我们拥有时,我们总是埋怨自己得到的太少,缺乏的太多。当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时,我们只记得自己一无所有,却忘记了我们曾经拥有过许多美好的事物。在这种“贪婪”的心态中生活久了,我们就会觉得:没有我们欠世界的道理,只有世界欠我们的。

 

直到有一天,笔者读到下面这个震颤心灵的故事时,才忍不住开始思索。

    山上有一座修道院,山下是广袤的农田,山北则是一片蔚蓝的大海。

    安是一名修女,她已经在修道院生活了50年,但至今辽阔的大海仍令她惊叹,令她心醉神迷。安是个非常简朴、平凡的女人,没有一个至爱亲朋,也没有谁关心和热爱她。她年幼时就被领进了修道院,从来没有家,也没有父母。她总是别人吩咐干啥就干啥,所以最劳苦的活儿总会搁到她肩膀上。不知多少年来,她一直负责清理那些硕大而肮脏的锅、壶、盆、罐,把它们擦拭干净。奇怪的是,多年的辛劳并没有损伤她的精神,反而使她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安并不是一个天生强壮的人。年幼时安十分孱弱。为促进她发育,她被安排在阳光充足的菜园里干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喜爱她精心培育的这些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当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时,她的心便会兴奋得颤栗。对菜园的热爱开阔了她的心海,四周的大自然——田野、树林、动物和白云,无一不让安感到欣喜和沉迷。

    安年轻时,总是想向人倾诉这种喜悦和陶醉的感受,但似乎谁也无法理解她的感受,也没有人愿意认真听一听她的话。于是,她渐渐沉默了,变得沉默而谦卑,对他人怀着善心和敬意,觉得大家都比她强。不管是读经文,还是做漫长的祷告,都是她心力难及之事。她天生不擅劳心,又拙于言语,做祷告便很艰难。但她觉得自己已拥有了太多的欢乐,有满心幸福却无法与人分享,她觉得这样于心不安。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着。终于,有一天安遇到了一件事——她一生中最最重大的时刻来临了。

    那是一个炎热而晴朗的夏日。修道院派安去给山下一个老渔翁捎个口信,但渔翁不在家。在返回山上的途中,她来到一个可以远眺大海的地方。她从没见过像今天这样湛蓝的海水,船帆也从未如今天这般洁白。痴迷的她向地平线方向眺望了很长时间。就在她将要离开时,她忽然发现距海滩一里远的礁石上好像躺着一个人。

    安急忙跑向海滩,鞋也没有脱就走进海水,向那个人的方向走去。当她走到跟前时,她看出那是个大约16岁的男孩,长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又高又瘦。他一动不动地躺着,头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她听了听她的心脏,他还活着。于是她坐在他身边,帮他洗净伤口。他是那样年轻,皮肤像婴儿一样光滑。她想背他上岸,但他太重。怎么办呢?渔翁家里空无一人,修道院又太遥远,时间不允许她在海潮涌来之前去修道院喊来帮手。

最后,她毅然脱下身上的黑袍,轻轻地垫在男孩的头下。她又听了听他的心脏,努力想唤醒他,却没有成功。她便开始向上苍祈祷。

海水逐渐上涨,她已打定了和男孩一块儿死的决心。就在这时,男孩噪子里发出一阵轻微的咕哝声,片刻后他苏醒了过来。他向四处望了望,坐了起来。

    “你得赶快朝岸上游,”安快速地说,“海潮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你呆在这儿,一定会被淹死的。假如你现在开始游,还能赶到岸上。”

     他挣扎着站起身来。

    “快游吧。”安又说。

    “我——我的头一定让礁石碰伤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

    “我刚好路过这儿,看见了你,那个时候水还不像现在这样深。”

    “你——难道你不会游泳?”

    “噢,我不会。”

    “天啊!你本来可以独自上岸的,却一直呆在这儿救护我?你不知道海水会淹上来吗?”

    “哦,我已经老了,日子不长了,你还那样年轻,你母亲……”

    那男孩向岸上望去,好像在目测距离。

    “请你把鞋子脱下来好吗?”男孩说。

    她看着他,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马上解释说,必须这样做才能使两个人都上岸。他是个游泳好手,但如果她穿戴太重……

    她立刻照办了。

    那天晚上,修道院出奇地热闹,但安却极平静。她静静地坐在窗前,希望别人离去后她好观赏明月爬上山头。

    修道院院长和牧师亲自来看望被当作英雄的她,说了许多佳言妙语,但她大都听不明白。

    整个修道院一片嚣闹。因为,修女安救的是一个富翁、名人的儿子,连名人本人也要来感谢她。儿子讲述的遭遇深深感动了他,他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妇人愿冒死拯救他的儿子。

    他向安提了些问题。她是不是感觉到某种责任?不是的。是不是宗教熏陶的影响?不是的。那是什么呢?是不是她感到生活孤寂而空虚,所以她宁愿去死呢?不,更不是。他沉默良久,坐在那儿沉思良久,想要悟出一个合理的原因。

    夜色越来越浓。“哦,月亮就要升起来了,”安想,“现在,它一定照耀在树梢上了。”这时,那位名人无意中说了一句赞美那些树木的话。

    安突然抬起头说:“你知道吗?它们现在正是最繁茂的时候。”

    突然,名人悟到了什么,赶忙问安说:“在你看来,那些树林和月色同样是美丽的,是吗?”

    这下,名人才问到了点子上。安用不太连贯、完整的句子,向那位名人描述起来: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这世界的田野、树木,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阳光、月色……这世界的一切,都太美,太让人陶醉了。她享有了那样多的喜悦和幸福,却一直没有向这世界回报点什么,为此她深怀心债,觉得欠这世界太多。这心债在她心里成长发育,她不知该如何偿还它。当她看见礁石上的男孩时,她同时也发现,偿付心债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如果她能够救下他的性命,或在救他之时牺牲了自己,她欠这世界的心债就可得到偿付了。

    这一下,名人就全明白了,他对安感叹说:“生命的价值是语言所无力描述的。你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了一份最伟大的礼物。享受美好的人生吧。当你明天看见旭日照耀海面时,你就可以对自己说:‘如果这世上没有我,这世界就会少一人欣赏这瑰丽的旭日了!”’

    没错,安确实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给这世界一份最伟大的生命礼物!然而我们呢?我们日日沉浸在这世界的怀抱中,田野、远山,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阳光、月色……我们每天都在领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这这种种恩赐与礼物,我们是否为此欣喜和沉迷了呢?我们是否也像安那样兴奋得颤栗、陶醉了呢?我们像安那样感觉到为此深怀心债了吗?

    实际上,我们像安那样同样享有了那样多的喜悦和幸福。对我们来讲,世界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而我们回报给世界的,却实在太少了。我们都对世界欠了一笔巨大的心债,然而我们却利用了世界的慷慨,至今仍继续索取而拒绝偿还。为此,难道我们不应感觉到于心不安吗?

如果所有人都缺乏一颗“偿还”的心,那么,这世界最终也许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给予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一点非常重要!让他人保住面子!而事实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很少想到这一点。我们常常是无情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却又自以为是。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说几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大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会大不相同了。

 

通用电器公司几年前遇到了一个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免除查尔斯·史坦恩梅兹计算部门主管的职务。查尔斯·史坦恩梅兹在电气方面是一流的专家,可是,在担任计算部门主管的时间里,他的表现却不尽人意。那么,要因此下达免职令,解除他的职务吗?不行,公司少不了他;而他又特别敏感,容易激动。最后,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头衔。他们让他担任“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他的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一下头衔。史坦恩梅兹本人对此也非常满意。

    1892年,在几个世纪的敌对之后,土耳其下决心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的领土。穆斯塔法·凯末尔像拿破仑一样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言辞慷慨的演说,他说:“你们要不停地进攻,清楚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展开。土耳其最终取得了胜利。

希腊的两位将领到凯末尔总部投降时,凯末尔没有显出一丝胜利的骄气。他热情地握住了他们的手说:“快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随后,他们讨论了投降的有关细节。凯末尔又安慰了这两位失败者。他用纯粹的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即使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的。”

哲人梭罗说:“爱是一种付出,爱更是一种艺术。爱必须注意方式,否则爱会变成别人的一种负担。”即使在全面胜利的兴奋中,凯末尔为了长远的利益,仍然记着这条重要的信条——一定要让别人保住面子。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很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父母从英国移民美国定居,刚落脚时供养不起卡耐基读书,他只能辍学在家。

    有一次,别人送给卡耐基一只母兔。很快,这只母兔就生下了一窝小兔。这下,卡耐基有麻烦了:因为他买不起豆渣、胡萝卜之类的饲料来喂养这窝兔崽。他拍拍脑袋,计上心来——请左邻右舍的小孩子们都来参观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一般都喜欢小动物的。卡耐基趁机宣布,谁愿意拿饲料喂养一只兔子,就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只兔子。小朋友齐声欢呼,纷纷赞同卡耐基的“认养协议”。于是,每一只小兔子都有了漂亮的名字,卡耐基担忧的饲料难题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童年的一件小事给卡耐基带来了一点启示:人们都非常珍惜爱护自己的名字,而不务虚名者得到巨大的实际利益。他从小职员做起,通过自身顽强努力,成为一家钢铁公司老板,想不到儿时的那件小事会时不时地重现。

    为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合约,卡耐基与商场老手布尔门的铁路公司拼起了实力。双方为了投标成功,不断削价比拼,结果已跌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彼此还咽不下这口气。

    俗语说“冤家路窄”,但当卡耐基在旅馆门口邂逅布尔门时,他微笑着伸出手,主动向布尔门招呼说:“你看,我们两家如此恶性竞争,真是两败俱伤啊”!

    随后,卡耐基坦诚地表示自己愿意尽释前嫌,合作奋进。布尔门被卡耐基的诚挚所感动,怒气消了一半,不过对合作奋进缺乏兴趣。卡耐基对布尔门不肯合作的态度感到纳闷,一再追问原因,布尔门沉默片刻,狡黠地问:“合作的新公司叫什么名字”?原来布尔门为“谁是老大”的问题耿耿于怀!卡耐基想起自己小时候养兔子的事,马上脱口而出:“当然叫‘布尔门卧车公司’啦!”

    布尔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话。卡耐基又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一遍。

    于是,两人冰释前嫌,强强联手,签约成功,双方都能从中大赚一笔。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实际上,“施”是比“受”更有福的。尽管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仍只是乐于获取,乐于牢牢抓住已有的一切,却不肯轻易付出。历史也常常开这样的玩笑,淡泊名利的人往往更能出名。现在差不多整个世界都知道“钢铁大王”卡耐基,又有几个人知道布尔门的名字呢?

 

 

 

没贴邮票的贺卡

 

感恩的思想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明媚阳光;你若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其结果也只能是万事蹉跎!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出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思想,那么就可以沉淀出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失意。

 

当时他刚刚20岁,踌躇满志地跑到南方一个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彻底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他身上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

    眼看就要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信。他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将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永远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吧。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这封绝望的信,悲伤地哭了很久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惟一的一个儿子,儿子就是她的魂啊。

    母亲请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来帮忙。她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那孩子代笔,在贺卡上歪歪扭扭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老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把那张满含深情的贺卡丢进镇上小邮电所外那个绿漆斑驳的邮筒里。那天的雪真大啊,无情的北风也刮得呼呼作响。从村里到镇上,母亲摔了几次跤,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了一个雪人。

    天快黑时,小邮电所的分发室里,几个人正点着几盏油灯在分拣信件。一个年轻的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奇特的贺卡,她说:“咦,这张贺卡怎么不贴邮票呢?”的确,那是一张需要贴邮票的老式贺卡,已经有些发黄了。这样的贺卡早就没用了。女营业员看了贺卡上的留言,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回来了,对老所长说:“你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老所长已头发灰白,他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也不能退回原址,更不能扔,我们要马上把它投出去。”老所长一脸凝重的神色。

    第二天早上,刚刚4点多,老所长就骑着他那辆看上去和他一样老的自行车上路了。本来,按照往常的惯例,这么大的雪,天气又这样冷,所里是可以不去县城送或者取邮件的,三四十公里的山路,白雪皑皑的,路上的积雪太厚,又很少有行人,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没贴邮票的贺卡,仿佛就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啊!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一位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不由湿润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掖在贴胸的口袋里,骑上车就摇摇晃晃地冒着大雪上路了。

    天黑时,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他匆忙停好车子就一溜烟似的跑进邮局的信件分发室。

    分发室的人都很惊讶,问道:“这样的大雪天你还跑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

    老所长轻轻笑了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身的口袋掏出那张带着体温的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啊!说什么我们都要把它投出去!”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至关重要的贺卡看了看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儿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贺卡上砸上了黑亮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在落款上,他们又盖上了一枚黑亮的邮戳。

    室外,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夜里10点多,邮车还是上路了。这是邮车第一次走夜路,何况还飘着那么大的雪。

局长让胖胖的司机看了看那张贺卡问:“什么时间往市邮局送?”

胖司机笑了笑,说:“您别将我的军,我还能不知道什么时候送?这张贺卡,今夜不投递到市局里去,我的觉就甭想睡得着了!”

    局长满意地拍拍胖司机的肩膀,招呼了两个年轻人随车一起去,再三叮嘱他们说:“今晚一定要送到市局去!”

    炽亮的车灯照在满地的白雪上,比中午的阳光还耀眼。带着那张贺卡的邮车摇摇晃晃地冒着大雪上路了。黎明时分,邮车终于停在了市邮局大门口。胖司机亲手提着那件装着这张贺卡的邮包走到分发室,市邮局的人很诧异,什么十万火急的邮件啊,竟冒着大雪和危险连夜赶来?胖司机取出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说:“赶不上你们今早的分发,今年的春节我也甭想过得踏实。”    .

    市邮局的工作人员看了贺卡,马上分拣好,拍拍胖司机的肩膀说:“8点准时让它上火车,耽误了它,我们和老兄你一样心里不踏实啊!”

    上午8点,那张贺卡和其他一些邮件被准时送到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的新一程传递……

    4天之后,他是在一个深夜里收到了母亲的这张贺卡。那时,他正蜷缩在一个偏僻小旅馆里的通铺上沉沉入睡。睡眼惺忪的旅店老板叫醒了他说:“有你一个邮件,我让邮递员给我转交给你就行,可那个邮递员非要亲手交给你。”

    跑得大汗淋淋的邮递员说:“本来这张贺卡是明天早上送的,但既然今天晚上就分到我的邮包里,今天晚上不送到你手上,我这心里就不踏实。”说着,就把那张辗转了万里的贺卡递给了他。

    “怎么,这贺卡没贴邮票?”他看了看手中的那张贺卡愣了。

    “是啊,没贴邮票,可它就这么一程一程地投递过来了。”邮递员微笑着看着他说。

    他愣愣地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旅店里的其他旅客听到他的哭声,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种地方的人,经济都不会太宽裕……

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怀里,揣着那张贺卡。

如今,他已年过四十,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和善而乐于助人,似乎他开公司不是要赚钱的,只是为了一种雪中送炭的施舍。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起来的贺卡。

    只有他自己知道,爱是一个人一个人一程程一程程传递过来的,就像是一种生命的接力。当初,那么多陌生人将爱传到了他手上,把爱传下去,那是他一生惟一的任务,那张贺卡没贴邮票,但曾被许多陌生的爱心传递给他了,爱,是能行于生命的惟一邮票。如果把爱的心灵一颗一颗地串起来,那世界将是多么璀璨的一串水晶啊!

闲下来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是一张没有邮票的贺卡。看着这张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