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守一讲师,守一联系方式,守一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黄帝内经》养生 实践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守一:方法疗效:真气运行对五脏的影响
2016-01-20 52466
真气运行对五脏的影响 在真气运行的锻炼过程中,由于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给机体各组织增加了生命活力,使各个组织器官发挥了它们的本能力量。这是一般的共同现象。由于特定的呼吸形式,影响各个脏腑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改善了它们之间因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失常而产生的病理现象,因而有助于恢复健康。 一、肺脏 肺位于胸中,其位最高,故《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也”。它的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互为表里。在体主皮毛,温润肌肤,开窍于鼻而知香臭。主司呼吸,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肺朝百脉以充全身,辅助心脏运行气血,并能调整人体脏器组织之间的功能联系,保持正常的活动。 《内经》说“呼吸精气”,即肺主呼吸的功能。人自出生后,它即不停顿的有节律地进行着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运动。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注意呼气,加强了肺泡的收缩力,对排除浊气起到促进作用。肺内存留的气体越少,肺内压就越低,因此也就可以取得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样,才是吐故纳新的正确方法。 《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皮毛,肺呼吸时,皮肤毛窍也在开阖活动,平时并不感觉。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练到一定程度,全身皮肤毛窍都在随呼吸而动,感到遍体通调,气机流畅,这对人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把这个呼吸形式叫做体呼吸。 由于内呼吸旺盛了,而外呼吸表现为鼻息微微,若存若无,自然呈现为深、匀、细、长的呼吸形式。每分钟有4~5次(或更少)的呼吸就够用了,这比每分钟18~20次的呼吸次数减少三分之二多。肺活动的次数减少了,就有了充分的休息时间,减少摩擦,可使病灶早日恢复(初始练习切不可勉强追求次数多少)。 由于注意呼气加强肺的收缩,可以帮助肺泡排除痰涎。加强吐故纳新,不断地获得新生力量,对防治肺气肿也是有效的。 肺主气的含义,不仅指肺的呼吸作用,而整个人体的吸收、排泄、分解、化合,神经的紧张、缓和,血管的舒缩,脏腑功能的制约、依存,真气的循经运行,动和静的互生、阴阳平秘等,都和呼吸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二、心脏 心位居胸中,心包膜护于外,在体合脉,开窍于舌,主神明,为十二官的主宰;主运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心主运血,以每分钟舒缩72次左右的频率把血液压送到周身供应营养,故《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它的活动是受心传导系统支配的自主活动,但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以适应身体的需要。血管是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教研组动物实验证明,当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两者相互制约。调息时注意呼气,可加强血管的的舒张活动,因此血液通过顺利,就给心脏减轻了负担,这对心脏的保养是很有益的。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用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使血压降低改善症状,经常锻炼者可保持稳定。对冠心病也可以改善其供血状况而获愈。肺原性心脏病,由于改善了呼吸功能,减轻了心脏的负荷,也有一定的效果。风湿性心脏病,由于练功时热能的增加,以及内分泌协调旺盛,对风湿症确有疗效;即便有瓣膜损害的情况,以真气运行旺盛,心肌功能增强,周围阻力减低,心脏负担减轻,自然也有很大帮助。 神明,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反应出来的聪明智慧。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古人知道“脑为元神之府”,但在理论叙述中,把大脑的功能归属于心。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的调息凝神和神制妄动,实际就是自我训练、自我控制大脑神经功能的作用,以改善神经功能的失调,消除疾病。锻炼该方法五步功成后,任督沟通,周天运转。心气下降,肾气相应,尻脉周流,神明自献。肾水浇得心花放,神光照沏性理天。 三、肝 脏 肝居右胁下,其经脉络胆,与胆互为表里,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功能主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并主筋骨关节的运动和精神情志的调节、御侮抗邪的应激作用。 肝为人体抗侮御邪的功能系统。《灵枢·师传篇》说:“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知肝与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的功能密切相关。肝又是人体内的化工厂,对各种物质进行分解、合成、解毒和排泄。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锻炼有素的人,由于浩气常存,多表现的坚定镇静,正直不阿,遇事不惧。对于增强人的体质,发达智力,修养道德,充分发挥人的潜力,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肝性喜舒利条达,与春生之气相应。在生理状态下,肝虽不宜抑郁,但也不宜过亢。若肝阳上亢,则性情急躁善怒;肝气不足,常表现为胆怯恐惧。 常见患肝气郁滞的慢性病人,右肋疼痛;但因肝气也循经运行于左,故有左肋下(期门穴)刺痛的。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口苦,食欲不振,腹胀,四肢懈怠,心情烦躁等。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闭目调息,是很好的治疗方法。“五痨七伤”中有眼见杂色伤肝之说。因此闭目,就是养肝的一种方法。注意呼气,使心火下降。“心为肝子”,“实则泻其子”就可以达到平肝的目的。肝气得平,头晕胁痛即可减轻;脾不受克,则食欲不振、小腹胀满的证候也随之而改善。心肾相交,肾气旺盛,肝得肾阴以滋养,烦躁得宁,心情愉悦,身体轻捷。 临床观察多例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病人,练功在短时内(真气注入丹田)就可收到食欲好转,腹胀减轻;进一步丹田真气饱满,一般症状大部消失或减轻;通督后待全身经络通畅,精神焕发,症状消失。经常坚持锻炼,可获痊愈。 四、脾 胃 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开窍于口,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营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有消化饮食、吸收营养、输布津液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土生金)。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即胃区),导心火下行给脾胃增加热能。因此,初练三、五天就可感到心窝部有温热的感觉(火生土)。这对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病症,效果是显著的。有很多人患胃病久治不愈,经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的锻炼,很快就能生效,久久行之便可恢复健康。胃下垂是顽固的病症,用其他治疗方法觉得效果不太理想,经用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由于通过练功,胃区热能增加,就使胃本身的功能逐渐恢复。丹田真气充足时,小腹饱满有力,给下垂的胃体增加了上浮力,所以很多胃下垂的患者,通过本办法的治疗,十天左右,食欲好转;三十天后,体重增加;五十天后,每呼气即感下垂的胃,向上扯拉;最后经X线拍片检查,完全或不同程度的恢复,效果是很满意的。 五、肾与命门 肾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与膀胱互为表里,开窍于耳。肾主藏精,为发育生殖之源,主骨、生髓、通于脑,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肾的生理功能极为重要,为人生命的根本,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气旺盛则精盈髓足,聪明机智,动作轻捷有力,精巧灵敏。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命门附于肾,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根据《难经》记载,命门是“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而“肾间动气”即生气之原,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如果命门衰竭,生命也就结束了。 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是发育生长、生生化化之源,是生育繁殖之根本,为先天之精。在胚胎时期发育、生长的生理活动中,以及出生后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故需饮食、呼吸摄取阴精(养料)、阳精(氧气)不断地予以补充,以维持生命。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的炼精化气阶段,就是把摄取的阴精、阳精,合并而化生为真气(能量),充养全身。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也就是《丹经》中的“五气朝元”。 在炼气化神阶段,丹田真气充足,肾气旺盛,两肾有如汤煎之热,即“命门相火”的表现。第二、三腰椎处,即命门穴,“肾间动气”,活跃非常,逐渐缘督脉上行,冲通夹脊,透过玉枕,直达脑海。肾气入脑,灌溉脑髓。髓海充足,精神饱满,动作轻捷,身心舒适愉悦,好象换了一个人的样子。这个后天返先天的现象,也就是《老子》“蔽而新成”的说法。炼气化神阶段,体现了“元精化元气”的过程,也就是练功者追求的目的。 通关之后,感到呼气与肾气相通,一呼真气缘任脉入丹田,一吸真气缘督脉入脑海,呼吸深长自然,体现了阴阳互根,一气混元的自然规律。在积气冲关的活动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命门中的“肾间动气”,即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和呼吸精气的理论机制。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肾脏功能增强,如命门火衰的尿频、阳痿、腰腿酸软无力,女子月经不调等现象即可改善。到第四步功,冲通督脉使肾气入脑,补益脑髓,更增强了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因此,对失眠、健忘、多梦等一些神经衰弱症状,都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从生理学观点看,督脉贯通后的效果,概为肾上腺与脑垂体这两大腺体之间的互相激惹、互相补益的生理关系更加协调旺盛。在生理上表现出生机旺盛,再生力增强,由衰返壮。古人说:“要得不老,还精补脑”就是这个意思。 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对全身的生理功能,是随着功候的进展而出现各组织、系统的先后改善。以上只不过仅就五脏的变化略为说明而已。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