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峰,谭俊峰讲师,谭俊峰联系方式,谭俊峰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沙盘培训专家、沙盘专利持有人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谭俊峰:SAC模型解析(一)--谭俊峰
2016-01-20 42353
今年初,俺曾写了篇关于《管理教育与培训SAC模型》的博文,记不得当时有什么事儿,总之是画了个图形,但没来得及认真解释与说明。今天又想了起来,慢慢地分几个角度去解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SAC模型是我从事管理研究、咨询、培训这十多年来的一种思考与总结,它的产生并非出自某种莫名的追求,不是为了模型而模型,而是源自面对在管理服务中的诸多问题、挑战与困惑。可以讲,SAC模型是实践思考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SAC是什么呢?它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而这三个单词就代表我对管理的理解:科学-Science、艺术-Art、手艺-Craft,这就是管理。 1、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践 管理源自“实践”,所以我在SAC模型的核心处写上“实践”二字。任何管理,无论是知识性的,还是技能性的,其源泉统统在实践,是实践赋予管理以具体的内容与意义。我们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现实的现象:很多成功企业的企业家们,并非是学管理专业出身,甚至连一般的本科或高中教育都没有读完,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成功地经营一个产业帝国;与此对应,一些管理专业出身的学者们,只能在SCI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但面对企业现实的管理问题却一窍不通。 为什么企业家们可以成功呢?他们是怎么学会经营与管理的呢?是实践,是在实践的磨练与成长。当然,并不是说经过实践的磨练就一定能够成就你的管理能力,它仅仅是个必要条件。 2、管理是科学、艺术、手艺的结合 很显然管理中有其科学的成份,或是理性的因素,比如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泰勒们开启的古典管理阶段的第一个时期,即“科学管理时代”,期间所言的“科学”就是这种理性。一块秒表、一支直尺,开启了动作、时间的研究,并进而提升管理的效率,实现其“劳资两利”的追求。 任何忽视管理中的科学属性或因素者,都无法成就其事业。 同样,仅仅围绕“科学”思考管理,也必然陷入“科学的无知”,这也就是今天众多的管理论文的问题。当年管理学科由“科学管理时代”向“行为科学时代”转变的重要因素,便是管理的“科学性”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而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他与资金、原料、机器等有本质的不同,他是可以能动的。也正是基于人在组织中的价值,人对组织效率提升的影响的研究,或者是面临到无论如何提升“科学”性,也难以再提升管理效率的困境时。管理学科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便是行为科学,它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人的行为就使得管理必须具有一种艺术性,与人打交道不同于机器,你得让他感到快乐,而不是你认为他是否快乐。 管理的对象是人,机器也是从管理人而派生出来的。管理人,就需要艺术性,这也是管理的通用性的表现,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管理一个教会与管理一家大企业70%都是一样的”、“尤其对人的管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再从管理的经验层面讲,它是门手艺。最早这么讲的恐怕算是加拿大的教授明茨伯格了。什么是手艺?手艺就是外婆烙的韭菜馅饼,那叫一个好吃,这辈子都觉得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馅饼了。这种手艺,无论你怎么动作研究、时间分析,如果缺少“训练”统统是白扯。就如同商学院的MBA学生,如果缺少企业管理的经验,拿这个工具,那个理论,面对一个管理现实,只能是一头雾水、一筹莫展。 这就是管理,它是科学、艺术、手艺的一种结合体。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