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强,安新强讲师,安新强联系方式,安新强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安新强:中国皇帝们为何不搞权力传销?
2016-01-20 461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利和尊严,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为家奴",皇帝完全可以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私产任意折腾,但奇怪的是,中国的皇帝似乎却不太爱打理自己的私产,管辖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基本就不管了;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有老百姓去告官,县令上堂之后大喝一声大胆刁民,干嘛来告状?,甚至先打个几板子再问话,可见,连县令对管辖权也是没什么兴趣的。在编制上,一个县只安排一个县令而已,连师爷(秘书)都不给编制,在治理上基本属于乡村自治,可见,皇权非常不喜欢折腾老百姓,这是为什么呢?

    天下的大好河山也是皇帝的家族私产,但皇帝仅仅就是在祭天的时候跑到这些名山大川去拜拜而已,也没有怎么折腾这些自然财产,这也是令人奇怪的!为什么这些皇帝不好好的享用自己的私有财产呢?    

        这就是涉及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即如何看待自己的财产,如何体验自己财富的价值!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价值的定义是比较广的,比如中国有一句话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抵得上万金,这是对亲情价值的肯定;还有"一诺千金",这是对诚信价值的肯定。可见,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价值并不仅仅限于"使用功能",情感上的满足甚至比"万金"更有价值。    

      因为承认精神体验的价值,所以皇帝就可以从精神层面来体验到拥有家天下的价值感!比如,拥有天子的礼仪、四海的崇拜、被赞美为"明君""尧舜";在威严的秩序和仪式之中体验子民对它的尊敬甚至恐惧,从这种尊崇和威严之中体验到自己很"伟大",从而获得一种价值感!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形式,一旦皇帝无法获得精神层面的价值体验,他要直接获得对家天下的使用价值,直接拥有折腾的权利,那就会形成真正的灾难,人类历史上的暴君就是直接将人民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折腾的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暴君都是人格障碍患者,他们精神体验能力已经丧失,从而采取"实物体验"的方式满足自己拥有天下的价值感,从而使得生灵涂炭!秦始皇造长城和明成祖下西洋都属于这类。

     可以想见,如果不承认精神体验的价值,皇帝如何感觉的天下确实是他的呢?皇帝如何能体验到这个偌大的"家天下"的价值呢?难道皇帝一定要"烹饪"大好的河山?一定要"鱼肉"天下百姓才能体验到价值吗?当然不可能,山河炖了也不能吃;百姓煮了,也吃不下。皇帝如果直接使用家天下的私产,除了造成破坏和灾难以外,什么价值都不会实现,只是证明了皇帝有破坏自己私产的权利而已!

    承认精神体验是价值的来源,就能化解人将自己所有名义下的财富进行挥霍和折腾的冲动,人就可以通过情感、审美、道德等形式体验到自己的财富的价值,从而走向文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蒙昧的愚民文化,但对人亲情和心理满足的价值还是给予肯定的,至少还提供一种表面上的承认吧!    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上,价值被定义为"具有使用功能,并包含了劳动时间的产品",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定义之下,价值就被限于一个狭小的区域,至少精神和情感体验就不被承认为价值了,因为精神体验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可以说,这种扭曲的而狭隘的价值定义,很可能就是当下价值观崩溃的来源!这样对价值的定义,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异类,因为它排斥了所有的情感体验。

   其实,情感体验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来源;所有的物质财富,都必须转化为我们精神可以体验的对象,才具有对人的价值!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情感体验伴随了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时间,既满足了人的生存需求也抚慰了人类的心灵,如果这些都不是价值,那还有什么是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将人置于一个"劳动工具"的地位才产生价值呢?这样的价值定义,能产生什么样地价值观呢?    

          当下的中国的观念中,"包含了劳动时间的物质产品"具有终极的价值,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其它的都是浮云!所以我们看到,各地都非常醉心于折腾工程项目,手笔极大,而同时对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极度漠视,这不就是这种"终极产品价值观"的结果吗?

    在当下道德困境和精神荒漠的双重压力下,我们需要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人类来说,到底什么是价值?仅仅是食物和房屋吗?仅仅是汽车和美女吗?难道离开了劳动时间和使用功能之外就不再存在价值了吗?不需要劳动时间的空气和水是不是价值?没有使用功能的尊重和关爱是不是价值?自由和平等是不是价值!没有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的体验,一切价值都是不存在的。只承认使用功能,就将人的精神需求这一重大价值来源给完全的封闭了,使得当下的中国人普遍的处在一种精神的饥渴之中。  人不仅仅是一个动物性的主体,人更是一个精神性的主体!而我们教科书对价值的定义里,完全看不到任何人精神体验的需要,这样价值定义是多么的狭隘啊!道德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诉求,如果精神世界的价值完全被否认,道德从何而来呢?又怎么不会造成价值观的崩溃呢?所以,我们要从使用价值的泥潭中中脱离出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否则,我们就会折腾不止,直至我们的精神完全枯萎!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