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舒,李望舒讲师,李望舒联系方式,李望舒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望舒: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坎(三)
2016-01-20 2561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对一个3到5岁的孩子来说,学会多少知识并不是首要的,因为知识是学无止境的,而且知识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良好的品格和习惯,以及教会他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建议父母好好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希望宝宝具有哪些良好的品格?我希望宝宝具有哪些良好习惯?把答案写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在跟宝宝的互动中、在对宝宝进行教育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爸妈没有太多时间照看宝宝,其实是锻炼宝宝独立自主能力的好机会,爸爸妈妈可以在上班之前交待给宝宝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任务(可以以游戏形式呈现,如给他留下小纸条),等下班回来时检查,如果宝宝顺利完成任务爸妈要鼓励和表扬。

   以下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咨询过程中,父母常问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到读者朋友。


  问:李老师,我的孩子四岁,我带他去超市的时候,经常因为他看上一个玩具我不给他买,他就在地上撒泼哭闹,搞得我很没面子,只好满足他的要求。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最近发现他愈发的变本加厉了。我该怎么办?

  答:温柔地坚持原则。告诉他哭闹没用,想要玩具,必须用好的行为来交换。同样类型的玩具,不会重复购买。父母丢面子事小,养成孩子的坏习惯事情就大了。

  即使是合理的购买玩具,也不要立即满足他的要求。通过“延迟满足”训练,历练孩子的耐心和心智。


知识补充:延迟满足实验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米歇尔在分析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其他方面行为问题。

  可见,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锻炼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更容易溺爱和纵容,与其花很多财力物力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如从小历练孩子,培养孩子的情商。“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将来入小学以后,就容易出现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问:李老师,我儿子5岁,给他买了新玩具,不到两分钟,就拆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我和他父亲非常烦恼,不知怎么纠正他这个毛病,让他学会爱惜东西。

  答:这个阶段的男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幼儿的这一行为,如果不是情绪问题,那就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的探究行为。父母应该问明缘由,如果是前者,就要关注他的情绪,如果是后者,可以给到孩子一些旧玩具或者组装式玩具,满足他的动手需求和探索精神。甚至可以主动参与其中,跟孩子一起动手,这样能大大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探索欲。



   

   问:李老师,我儿子今年四岁,他现在比较爱说谎。比如,当他弄坏了东西,我们问是不是他干的,他说不是或不知道。当跟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他总是推脱到小朋友身上,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为此,我们也教育了很多次,但却没有效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答: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切忌简单的批评教育。

     孩子无意中打碎了什么东西,诚实地告诉爸爸妈妈,父母有没有过于严厉的责备他?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要求独立性的意识加强,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如果管教时忽视了孩子这一特点,而对其严加管束,就会引起孩子与成人的矛盾冲突,如果拗不过成人,有时会通过撒谎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

   有人把这段时间称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管教方法如果不妥,孩子一旦形成任性,即使家长再有证据,有时他也敢故意说谎。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说谎,然后针对他说谎的动机给予耐心引导。


  帮助他认识不说真话的坏处。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大家都不喜欢。

   如果孩子为了得到某种食品,玩具而有意说谎,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稚气可掬而一笑了之,更不能认为这是孩子的“聪明”而四处炫耀,这会助长孩子的说谎习惯。

  如果孩子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而说谎,要向他强调:“做错了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说谎是不允许的。”

  当孩子说了谎能及时承认,或者减少说谎次数,父母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改正缺点的自信心。

  防微杜渐。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说谎的严重性。

  寓言故事“狼来了”,就很能启发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小孩喜欢的形式,启发孩子认识说谎是错误的,以及说谎导致的不良后果。

  另外,做家长的也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和言行,改正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好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说谎与大人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比如,大人粗暴地管教孩子,使孩子以说谎保护自己。大人平时哄骗孩子,“你自己乖乖地玩,一会儿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可事后说话不算数。时间长了,孩子习以为然,也就容易跟大人学,说话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只要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的。


(未完待续)

公共微信号:LWSXLHY(李望舒心灵花园)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