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嵘,陈志嵘讲师,陈志嵘联系方式,陈志嵘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北大汇丰领导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陈志嵘:大学生做公益需创意好、接地气
2016-01-20 4169
人民政协网
大学生做公益需创意好、接地气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作者:顾磊|2015年07月28日 16:10
 

1
查看大图

 
公益已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社会实践方式。图为某个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现场。
7月24日,由宋庆龄基金会与星巴克咖啡公司联合发起的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总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星巴克青年领袖十强名单揭晓,并现场角逐冠军。最终,华南师范大学的“享玩SharePlay”项目胜出。
1年内,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昆明5个城市的10所高校成功举办,500名大学生组建团队,按照“幸福社区微创益”项目任务开展调研、参与实践、展开竞赛。此次参与“终极PK”的均是之前历经淘汰赛和复活赛而突围的优秀公益项目。
从最初的100个项目一路淘汰至10个参与决赛的项目,过程激烈而残酷。观察这些样本,可发现当前大学生公益的规律与需要克服的弱点。
为何环保公益项目广受欢迎?
初赛的100个项目,环保和生态类的占很大比例,而在决赛中,有一半是环保项目。还有一些项目虽然不是环保类的,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仍带有强烈的环保因素。
“啡尘公益计划”来自云南大学。这是一个以咖啡渣作为培植土进行盆栽,并将其引入社区,关注自闭症儿童等发育障碍群体的项目。负责人王大也说,项目设计环节之所以选择环保,是因为受到“光盘行动”的影响。
“一米绿色”项目来自同济大学,通过室内布置“一米绿色”立体化绿色装置,弥补社区特别是老式小区绿地率较低的现状,增加社区绿量。该项目的初始成员大多来自景观、建筑、环境设计等专业。
项目负责人邵明川同学告诉记者,大学生的确更关注环保,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环保无处不在,学校的大学生社团中,做环保类公益的居多。
云南林业大学的蔡昊城、杨喆等几个同学,偶然发现该省通海县的废弃菜叶堆积如山,填埋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深入调研后,他们提出一个方案:用废弃菜叶进行堆肥,制造有机肥,最终形成了一个名为“冷库到底”的公益项目。
“这个社会问题将我们引入环保,我们是从‘问题导向’出发的。”蔡昊城说。
这些环保项目大多倾向于变废为宝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同学们普遍喜欢采用商业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米绿色”在上海的社区开展盆栽义卖,一天之内能卖出两三百盆,可以收回数千元的项目资金。
“冷库到底”具备独有的核心技术,原料便宜,项目成本可控,只需要当地冷库一次性投入20余万元建造堆肥池及部分劳动力成本,其效益将远超企业投入。
“通海县的一个镇上,冷库就有11家,每年产生的废弃菜叶是6.6万吨。每家冷库每年将废弃菜叶运输出去填埋,成本是50余万元。如果每年以9000吨废弃菜叶作为原料,能产生约800-1000吨有机肥,年收入同样是50万元。”蔡昊城计算,一旦后续的试验逐渐完善,大规模量产能保证质量,项目极有可能实现商业化。
公益项目如何打通社区渠道?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曾表示,我国的社区慈善公益“不畅”,慈善公益应该打通社区的通道。
参与决赛的10个项目均结合当地社区运营,大学生在各地进入社区时遇到不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社区公益慈善面临的问题。
“我们请社区物业给我们开证明,吃了好几次闭门羹。”西南民族大学“当广场舞遇到民族舞”项目的负责人说。
王大也告诉记者,“啡尘公益计划”进入社区的过程是“难,太难了”。昆明的许多居民小区是封闭的,大学生们很难进入,即便进入,刚与居民接触,他们“掉头就走,理都不理我们”。
在多次碰壁无果后,王大也与同学们很无奈,最终请一家名为“连心社区”的NGO搭桥才得以顺利进入社区。
比起这两个项目,“一米绿色”在进入社区时太过顺利。无论是居委会、物业还是居民,对大学生们表现出热烈的欢迎。
“我们去的都是一些老式小区,邻里较为亲近。再者,社区里的老人多,他们对同济大学的认可度很高。”项目负责人屈韵告诉记者,“当然,最根本的是,上海的社区社会组织化的程度很高。”
进入社区“壁垒森严”却并不一定难以开展项目。“啡尘公益计划”在进入社区后,跟社区居民一交流,立即被接纳。同学们觉得,社区对公益的需求很大。在吃了几轮“闭门羹”之后,“当广场舞遇到民族舞”项目也已经让21个社区的500名舞蹈爱好者直接受益。
“我们感觉在社区做公益不难,关键是要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一开始,许多自闭症家庭的家长们不信任我们,交流时不能说‘自闭症’的字眼,但是现在,我们无话不谈。”王大也说。
大学生做公益难在哪?
“我们更看重那些在能力范围内资源可控的项目。”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长陈志嵘是本次大赛的评委,参与了赛事的全过程,“有的项目一上来就要求融资几十万元,很快就被淘汰了。”
该中心的林海老师也告诉记者,即便有些项目创意极好,但因为资源不可控,最终只能忍痛割爱。
她举例说,有一个项目是帮助盲人听电影,创意非常好,但因为人力跟不上运营,最终被淘汰了。
“我们要求以商业为载体,要达成公益目标,在更多可控资源下实现自我运转,过程中还能提升受益对象的幸福感,这样的项目更容易留下来。”林海说。
从100个项目淘汰至最终的10个项目,陈志嵘观察到,大学生做公益有一些共同的弱点需要克服:
一是“为了公益而公益”,将公益当做赶时髦,这样的项目难以长久。
二是大学生们都希望创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去开创一个项目,而非加入已有的优秀平台,“我们知道,创业是很难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的”。
三是在做公益时,容易将项目设计得太大,甚至超出自己能力掌控之外,还没有小的切入口,“不接地气”。
四是缺乏专业指导,“有老师带着,在困难时拉一把,这比自己费尽去摸索要强得多”。
陈志嵘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难,最大的问题是“情商”,而非智商,通过参与公益项目,在就业能力、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方面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
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个公益项目的负责人因为“个人意志较强”,导致在管理上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项目被淘汰后,自己加入了另一个团队当组员,“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组员的感受,也明白了什么是领导力团队精神”。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许多名校的公益项目都被淘汰了,保留到最后参与决赛的10个项目,大多数都不是国内顶尖大学的项目。陈志嵘说,“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你只要给他们公益创业的机会,他们就能释放巨大的潜力。”
他认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益组织,支持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不能只给予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智力支持,在创业的过程中触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形成有创造力的公益项目。
在参与公益创业的过程之后,一些大学生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王大也对记者说:“我认为当今大学的志愿活动要改革,我们做项目时要考虑到可持续性,一旦把项目做成熟了,它就能自我运转,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退出,去运作下一个项目,我们要的是长期效应。”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