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泉,刘永泉讲师,刘永泉联系方式,刘永泉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人才管理与企业运营效能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刘永泉:管理咨询公司品牌建立与持续发展(1)
2016-01-20 41402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也是非常敏感的。之所以要写点什么,主要是这段时间不断接到管理咨询公司老板的抱怨以及营销人员的电话。 一、管理公司老板张总的抱怨 今年7月份应邀去广州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内训,在课前沟通交流时,该企业的老板张总说起一件令他非常气愤的事情。原来在2006年张总的公司和国内某家以提升企业执行力为主的咨询公司合作,成立了长三角项目部。主要是推行合作企业的企业执行力体系课程,同时依托该公司在长三角的基地来开展业务。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开发,业务从“零”突破开始,业绩逐渐上升。 或许是天有不测风云,合作公司老板带的几个讲师离开这家公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也自己推企业执行力体系的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往往以非常低的价格杀入市场,加上在长三角的客户群都是彼此非常熟悉的。这一下子就真的要命了。 依稀记得2006年该项目启动时,我作为唯一的受邀嘉宾在深圳的大梅沙给张总和他的团队讲了2天的课程。在和每个小组讨论时,大都是以如何开展长三角的市场。其中,就有这个项目小组的全体成员。他们公司在长三角市场做的非常的好,连续开了几家分公司,公司总部也从广州搬到了上海。 这件事的出现,使的张总不得不忍痛将项目小组解散,将相关人员分配到不同的分公司。 其实,类似的情况还在不断的上演。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由于目前的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所致。 首先,目前我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发展还不成熟,很多公司还处于“皮包公司”的状态。基本上就是几个业务员,再找一些兼职讲师,就开始推广他们的课程了。加上一些人仅凭听过一些培训课程或参加过一些培训,甚至一些人从来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就开始以讲师的身份去四处讲课。结果就是彼此的恶性竞争,更重要的是在“害死了很多企业”后让很多的企业从此不再相信管理咨询公司。 其次,就是管理咨询公司大都忽略了课程品牌的法律意识,缺少对自己开发课程的知识产权保护。在这方面,有一些机构就做的比较好。比如广州益策学习机构注册“商战名家”等商标、行动成功学习机构注册的“赢利模式”等商标。 再次,管理咨询公司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性来提升竞争的价值性价比,进而避免价格的恶性竞争。目前管理咨询行业许多公司大都是属于“万金油型”的,好象什么行业都熟悉,什么企业都可以搞的定,结果是“不找咨询公司可能会等死,一旦找了咨询公司就百分百找死”。如果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师或者讲师,没有在要咨询的公司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工作背景,基本上就需要谨慎了。古镇的照明企业不是很多都被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搞的伤痕累累”吗!但管理咨询公司却在宣传资料上说,某某公司经过他们的辅导,利润提升了多少,效率提升了多少。 二、管理公司营销人员的电话 因工作上的分工,在几家企业我都是分管了人力资源和营销两个部门。经常会接到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电话营销人员的电话,可以说是连基本的电话礼仪都不懂。例如: 电话响,接听第一句话。 “你是XX公司XX总吗,11月份的培训课程你安排几个人参加一下吧!”(我都不认识他/她是谁?更不知是那家机构的?更重要的是也没有问我现在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我说,“我现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都告诉现在不方便接电话了) “我感觉你们公司非常需要这个课程,我们的讲师。。。。。。”(好象没有听到我的信息反馈) 我又说,“不好意思,我现在开会。”(再次告诉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 对方还是不停地说,无奈,我也只能不礼貌的挂掉电话。(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还有的就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3—5个营销人员给你电话,而且每个人都是和你说个没完没了。(此时,作为客户,你会如何看待这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内部管理呢?) 还有其他的电话情况,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打铁更需自身硬! 其实,管理咨询公司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来完善自身、提升自身,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途径。更何况企业需要持续发展呢!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