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22
鲜花排名
2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HR人文关怀的几个误区
2016-01-20 51848

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提倡人文关怀已是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但也常常使管理者无所适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同程度地对人文关怀产生了误区,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误区一: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认为在工作中、管理上,员工时时处处要得到关心,违纪时也不能批评,更不能处分。这样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这种简单化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误区二:把人文关怀,演化为人本主义。当员工违反规章制度时,强调以人为先,不敢执行规章制度,否则就认为有悖于人文关怀。管理本身就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如果只看到人的自然属性,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就很容易导致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误区三: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片面强调个性自由。一些人认为有效的员工管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文关怀去实现,只有尊重员工的个性自由,充分实现宽松的管理,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才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吻合,片面地夸大了个性化的作用。

误区四:把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割裂开来。一些管理者单纯地认为人本管理是全能的,特别是在具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事实上,任何企业如果放松管理,组织纪律淡薄,都会使员工缺乏约束,容易形成企业没有人管,员工没有工作压力,没有工作目标的境地,严重影响组织绩效。

人文关怀误区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没有正确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人性要素,要按照人性的基本属性进行管理,把人性学理论应用到日常管理之中。例如,人是要吃饭、睡觉、休息的,所以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就必须安排好这些必须的时间,满足其基本需求。

从更高层面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越来越关注较高层次的需求,即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些更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人文关怀符合人性的发展,人性化管理能实现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能更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出较高的工作绩效。

因此,我们讲求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尊重个性自由和自主发挥,但并不是说人性化管理是没有条件和无原则的,它是以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的、具有原则性的。这是因为人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相对独立性,当出现个体与企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时,企业管理就不能按照个人的需求而转变。无论是制度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都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为基础,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能够体现出分工合作、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的原则,这才是人性化管理的核心价值。

2.没有正确理解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人文关怀的误区,未能达到人性化管理的应有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正确理解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管理中“宽与严、刚与柔”把握不当,或者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

一方面,科学的制度管理中包含了人文关怀。企业的制度管理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制度的制定、完善和落实,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在制定制度时,做到以人为本,即制度是人性化的。

另一方面,人文关怀是实施制度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各种人文活动,体现对员工的关心与关爱,着力培养员工卓越的品德、意识,激发员工的内驱力,鼓励员工创新、奉献,改进和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和谐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做贡献,而不是在强调人文关怀时,无组织、无纪律、无原则。 

3.没有建立起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本文化

人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但不少企业的人文关怀只体现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层面上,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氛围,出现了生搬硬套、不求实际、不检查与反思的现象。首先,缺乏保障及监督机制,就会出现各种讲人情的行为,也失去了管理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因此要建立起制度保障和监督措施,防止过度严格或者过度宽松,体现和保证“人”的主体地位不受动摇。其次,管理者自身要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有些管理者对“80后、90后员工”的心理发展和个性需求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使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造成很多矛盾。因此要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使之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再者,企业氛围与员工的工作、学习密切相关,要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的企业氛围来优化员工的身心成长过程,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蕴藏在企业员工中的无形力量,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文化理念指导下,以共同价值观为宗旨,健全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特色文化,把文化基本精神植入到具体的管理体系框架中去,让文化精神通过制度规范发挥作用。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执行制度的刚与人性化渗透的柔进行有机结合,使两者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发挥出文化的力量。企业可通过各种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活动,不断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理念、企业形象、规章制度等方面,约束员工行为,使员工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创建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员工所凝聚起来的组织,营造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企业氛围,引导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激发员工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感,使员工自觉把理念、目标变成行动,变成工作追求,从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