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业胜,徐业胜讲师,徐业胜联系方式,徐业胜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心理咨询 家庭教育 员工减压 两性关系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徐业胜:在生命的深处相遇
2016-07-14 2214

  作者:徐业胜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海边的景色。无意中他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有的在那少得可怜的水里挣扎着,有的从水洼中跳到沙滩上,奄奄一息地等着死去。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渗光,这些小鱼也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儿,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水洼里的小鱼成百上千,你救不完的。”


“我知道。”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救它们?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那个男人被感动了,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男孩儿捡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后来,他也弯下腰去,捡起一条条小鱼,把它们扔到海里去。他们每一次扬起手臂,就救起了一个小小的生命。


感动于故事里对生命的尊重和在乎,联想到咨询师这个职业,我觉咨询师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从骨子里对生命的欣赏和在乎,对别人的,也对自己的。因为深知生命的不易,深深体会着命运的无常,深深体会活着的本无意义,深深体会每个生命对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不懈的追求,深深体会每个生命的孤独而又不甘孤独的渴望,深深体会到活着的艰难和挣扎,所以,对自己,对来访者,对每个生命都可以无限深情,不必刻意,就可以深情陪伴,去看见每一个生命的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的独特的价值。


在我们这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里,在历史的大潮里,个人往往显得无足轻重,但具体到每个生命,每个家庭,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只要你足够耐心,足够细致,足够带着耳朵,你会听到,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他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如何定义了这个人。他与你一样,有他的童年、他的成长、他的家庭、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的酸甜苦辣,让他成为今天的她。当你带着对生命的好奇,深入的去倾听,甚至能听到来访者自己都早已忘却生命故事。



这个倾听的过程,你要听到的是他的声音,他的感受,听之以心而不仅仅是听之以耳。然后,你必然会有听不懂,听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候,你向他请教,“你能不能多说一些?”“你说的是这个吗,我听对了吗?” 然后,你会困惑,你觉得有些地方太矛盾,有些地方不一致,你问他,注意到这些矛盾了吗。你向他请教,他怎么看待这些矛盾?然后,他开始解释,注意是他进行解释,而不是你。然后,如果他没有解释,你可以提出你的解释——如果时机恰当——你的解释的作用只有一个:供他选择,激发他的思考。 你是他自我了解、自我探索的工具,而不是全能的分析者。


如果你觉得你看到了他的问题,强行给他解释,强烈要求他改变,那反而是行不通的,他的问题所在就是他的身份所在,他要靠这个活着,不接受他的问题,就是不接受他这个人,你把这个问题告诉他,他也许会感觉惶恐,不知所措,他知道了,但他不知道怎么改变,如果他的自我不够强,他会觉得无助,而不是得到帮助。他需要得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我领悟,而不是强行的解释。


我们解释的作用,也许是让来访者知道,我对他的了解远远不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更多的要给他一个抱持性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安全,这样他的注意力就能够用来关照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一阵子在电台做节目,因为是直播节目,受时间限制,没有办法拿出很多的时间去倾听、去感受电线线那头的那个人,往往要去打断倾诉,而打电话的听众,往往在倾诉之余,希望咨询师给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更觉得离真实的咨询有太大的距离,实在娱乐性(满足听众的猎奇心理)多于咨询本身。基于这些原因,后来的广播节目我就没有再去做了。不得不承认,广播和电视节目和真实的咨询距离太远,一些情感专家滔滔不绝,列出一二三四五各种道理,指导当事人,我也是实在听不下去,同时也在心中怀疑这样的效果能有多少。真正的心理咨询,陪伴多于指导,倾听多于指导,支持多于指导,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听比说更重要,陪伴比建议重要。


很多电视情感专家常用的做法是用我的阳光,驱走你的黑暗。他们会用非常有感染力的声音,用颇富才气的词语,告诉来访者,你看,你的问题就是这个,你需要这样这样做,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还有很多优点,很多阳光灿烂的地方,你很坚强,你一定能挺过来的,你的亲人和朋友多么爱你,你要多去感受这些美好,而不要沉溺在黑暗中……


这样的安慰,通常只会令求助者感到失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黑暗好像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不应该的。或者,起码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理解。


他之所以来求助,一定是因为他的痛苦,对任何一个人而言,他的痛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他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被压制。


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特别是10岁之前,当遭遇了很多痛苦时,我们常常会无意识的采取很多办法否认痛苦,逃避痛苦,把这些感受弄得自己感受不到。但是,我们的心灵感受不到痛苦,但身体却以种病症表达痛苦。或者,我们自己看上去不痛苦,但我会表现出各种各样不能自控的问题,比如,控制不住的反复想一个问题,在某种特定的场景里不由自主的失控。而随着倾听和陪伴的过程,这些被隔离的感受,慢慢的会回来,再次在安全的氛围里被打开,被充分的感受,而一些身体的症状和问题会由此而消失。这个过程永远是一个自探索的过程,永远不能靠指导和建议达成。


愿我们都能给自己这样的机会,有一个人温暖的陪着你,去探索尘封的那部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和自己相遇。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