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军,马建军讲师,马建军联系方式,马建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实战派资深讲师、个人品牌未来官、职业化教练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马建军: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实现人生新飞跃
2016-01-20 49058

从老百姓到合格的军人在强制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的熏陶下,一般需要3-6个月(人在十八九岁很容易塑造);从大学生到企业员工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压力下,通常需要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改变不是想当然的看几本书,请几位所谓的名家培训即可实现生存的转型。我们知道,人通常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即逃离痛苦和追求快乐。可这个转型过程,也要看人改变的意念与心智所决定。你可能看到很多经济很发达的地区,那里的农民因为搬迁而成为新市民,真的就是新“市民”了吗?曾经住的是瓦房子,现在因为拆迁而住上钢筋水泥和合成的联排房或小高层,行为却依然是老百姓的活法。有的人已经对此提出了异议,并建议政府对于搬迁的农民多从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其自主创业,实现身份转型和配合国家发展的双向目标。

钱学森在病重时,又一次温家宝总理探望时说“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卓绝的人才!”。是啊,国内的 学校林立,公办、民办、私立学校等等少说也数千所,可真正走出学校后,来到社会上,却很多都没有实现本应有的人生价值。国内曾刮起“西点军校”热,那是因为我们都看到了西点军校这多年来所培养出来的如美国总统、副总统、将军、企业家、高管等等特别多,而国内的院校所培训出来的都很能“口才”,社会上也纷纷刮起了“口才热”,好口才走天下!笔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近十年,也专注于培训工作好几年。也在思索并和不同的如院校、企业、军队等方面的知名人士探讨这其中的缘由。是社会风气不好,影响了人才的发展,那么美国就很好吗?是人才所学不能所用,还是过度求平台忘了从底层到高层发展过度?是国家对人才、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是其他的原因?我也四处演讲企图在这过程中多些交流互动以求获取其中的答案。我们的学校怎么了?是与社会脱钩了,注重传统的文化教育和现代技术的学习,忽视了真正的社会需求?!企业因为对院校培养人才的失望而自己办商学院,国内做的比较成功的,却比较少。据听说华为大学办的有些特色,从引进大学生开始接受华为大学的培训,并实施成熟的管理机制。其实运作模式也大同小异。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都

比较容易塑造,若能正确引导,特别是在思维模式和行为塑造上下些工夫,也定有好的作为。

我在台资企业工作过,他们比较重视层级和过程管理,奖罚也特别严格。台湾商人大多数当过兵,也很喜欢军校,所以新员工进入公司后先是3天训练,我是领教过,因为工作环境比较好,来应聘的人也多,大热天的让所有应聘者站军姿,有些不行的,晕倒了,自然会被淘汰;有没有效果,总归是有些吧!我在台资企业做过员工军训(高、中、基层员工通常都设有军训)教官和执行长。也当过兵,深悟军训看起来是“稍息、立正、跨立、三大步伐…”,其中的玄机不是在于你做的有多规范,多标准。而是用词让你从思想上、思维上形成一种严守纪律、依照规范和标准去做的意识,在日台企业的生产车间,你看到的不仅仅是6S管理、操作说明书、引导性标语,这些其实国内很多企业也竞相模仿并去做。这些只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意识,进而影响其思维。有些老板到外边的咨询机构去学习总裁班,学习执行力,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甚至于花大价钱也把自己的员工送到培训基地去学习,给其洗脑,让其从思想上、意识上提升。可经过数天的折腾,蓦然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大。表面工作是学到了,员工关系更复杂了。有人说,你成功了,你说的每一句都是真理!这话听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可不能乱用,不能什么都套!笔者在任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时,恰逢企业实施文化变革,期望通过咨询公司导入新文化变革,优化员工关系和团队建设。而咨询公司呢,因为它赚的不仅仅是你一家的钱,也就不会花太多心思在一家企业身上,东搬西造,很快就过去了。我对咨询公司的要求是,必须将你们的专业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深度沟通和调研的同时,拿出适合于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也鼓励他们这个企业做好了,也是他们成功的经典案例。企业员工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逐渐会变的富有工作激情和动力,也因此每当他进入到这个环境中之后,头脑中有型的暗示自己要依照规范作业,这里,是追求的文化是什么。

我没幸去读大学,接受的教育也主要是自学和拜师学艺,过多的也就羡慕那些在正规院校毕业的人,自己呢,在自卑的同时更多的是珍惜光阴用在掌握技能和熟稔社会本领的磨练。部队给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亲朋好友说,我的性格变了,比以前爱说话;同事说,你并不内敛,性格很活络嘛!我的师傅说,你很有悟性,是部队塑造的吧。其实,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是骨子那个性长板的最大限度发挥。是一种对生活的“不放弃、不服输”的韧性。这才是我的改变。我如何做到的呢?是走向社会后一系列的实践和思考。我也抱怨,但不放弃;我也失落,但寻求改变的方式方法;我也自卑,但更更多是突破和努力。我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写作、书法、漫步等)、拜读成功人士案例、与比我强的人交朋友等方式来实现思维的突破,让心态得到有效的调整,朝着积极的方向走。

 人,光有自我改变和突破的意识,还是不行的,必须有“结果导向”的意识,如今年我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就一个,必须完成;今天我上班一定要一个结果,是什么,写出来。并将它用行动来完成。思维的改变,也是性格随之影响,习惯也会在你的坚持之下变的更职业化。因此而改变,先将好的东西僵化,再固化。一切也在坚持之后顺其自然。

 如一个HR的朋友告诉我,当下的大学生太浮躁了,我发布一个年薪20万的人力资源经理,他拿着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和那份自信就来应聘,我的简历库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学生是直接朝经理奔来。所以我发布的信息都是人力资源总监等之类岗位。大学毕业生是否浮躁先放一边,若你去引导会怎么做?当下物价上涨,赚的不够花的,总是月光族;房价涨的堪比神速,来不及喘气就飞飚!大学生有做人力资源经理的愿望是好的,可以鼓励!但将责权利告知,将这个方向告知,将他本人与此岗的差距告知,会怎么样?再循循善诱引导。我比较喜欢有工作企图心的员工,这被冠为“事业上的野心”。

因遗传、家庭背景、血型、气质、星座等等这些所谓的因素,注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这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也不是说哪个性格好,哪个性格坏。外向、内向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重要的是能将个性的因素与生活追求、工作目标、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有合适的平台固然重要,但如果通过有效的准备或能将暂时的平台作为追求新平台的铺垫,何尝不是一种改变和思维的突破。如果单一的认为“我就是我,已经数十年了,改变不了的,你想咋的?”。那不成,那是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那真的应了那句话“你的定位决定你的高度”,也会因此影响个人发展与命运。

很多成功人士,我真正欣赏和喜欢的不是他们身上的光环和荣誉,而是那种在人生受到挫折、打击和失败后的奋斗与努力,很多人说邓小平有三起三落,这是大的方面吧,一生中有多少起落恐怕不仅仅是三次吧。重要的是他的那种在失落后的沉思与忍耐。

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坚信:一切皆有可为。

实现人生的新发展,做时代的佼佼者。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