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晟,蓝晟讲师,蓝晟联系方式,蓝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文武之道推广者太极智慧应用专家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蓝晟:蓝晟:工夫与功夫
2016-01-20 6866

       连续几年,几乎每日都在传授太极拳功道——节假日、春节,亦不休息,有些朋友,不远百里、千里来我这里修炼太极,也因之,自己练拳教拳,每日不少于3小时。一周内还有两三天每日达5小时沉浸在功夫的状态中。

       有人问我,您传授太极功夫,是不是少了其他的生活乐趣?我却觉得,功夫的生活状态,是我最喜欢的,不是为了练出超越常人的特异功能,而是在传授太极功道的过程中,有了悟道契机和悟觉妙感通的可能;太极拳之功夫,是让身心性命到了修理整顿——去掉不适应生命活动优化的部分;锤炼内求本具之物质含量;运化能量和信息,安顿好身心,使之性命得到高质量的提升——生命获得了提升和全面优化。

         于是,功夫境界就会逐渐不同——也就有了工夫。

         谈工夫更多的人是儒家,古代时,真正的大儒,都讲工夫。我觉得这个词,更贴近身心性命之道的本意。

       功夫,发挥人体本具之功用,让自己成为大丈夫。

       工夫,自己已顶天立地了,自然就是大丈夫。

       因此,功夫注重的是过程和运用,工夫是境界及抛却了所有用和不用的有为,直达本体。

        工夫。我喜欢这两个字。比功夫两个字还喜欢。功夫,好像功利了一些。工夫更朴素一些。

        工夫,由两个「二」加「1」组成。「二」象征着天和地;「1」象征着1个人站立在天和地之间。毫无疑问,人必然是站立在天地之间的。

       如果有一个人,上下贯通——通天彻地——透出天,深入地,则大丈夫的「夫」就成就了。

        「夫」乃大丈夫的意思。

         丈夫离妻子一丈之内的人,最为亲近,共担风雨,共沥甘苦。

        大丈夫,则是离天地最近的人,甚至超越天地的束缚,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此为「工夫」。

        工夫,乃通天彻地,通晓天的运行规律和法则,彻悟地上的一切成住坏空,具有人世间担当的人。

         工夫者,任何一个普通人,经过文武双修教育,或者天地规律和法则掌握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有了「工夫」。工夫者的现用,则是「功夫」。

         功夫。我也很喜欢的词。与「工夫」这个词比起来,是不同况味和微妙程度的不同。

        工夫,好像离现在远了一些。

         功夫,更接近于普通人的理解。

         功夫,更多体现在武功方面,是关于武功境界的描述。武术,是与体育差不多的运动项目——所以现在有个词,武术运动。

        功夫则不是,功夫上身,不会退掉。有一天人老体衰气弱,则功夫不老。

       「功」乃功用之发挥和用功程度的合一。用功精深到一定程度,则就是有了功夫的表现;有了功夫,日常生活之应用就能恰到好处显示出效益。

       功夫和工夫,一体两面,都是中国人文武之道的体现。

        以前,儒生,也要经历比武。有一个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认为今科状元非自己莫属,不过,为了摸摸底,就去找临县口碑好、学问好的人比武。比什么,比静坐。静坐时,对方一动,他马上举起提前写好的幡,幡上写的字是:今科状元是我。比了几场,遇见一个对手,双方静坐三天三夜纹丝不动。后来,一个蚊子在对方脸的周围扰动,对方眉毛一皱,他马上举起幡:今科状元是我。

        后来,这个人果然是状元。

       武道比武,比的依然是儒家强调的静定工夫。

       唐朝的陈子昂诗写得好,武功也不错,具体技艺也许并不比专门练武的人强多少,不过,比起武来,他还真赢了专门练武的人。一次,有个专门练剑的跟陈子昂比剑术,对方一下子就把剑拔出来,拉开了架势,而陈子昂则慢慢的拔剑,等把剑拔出来,对方则一下把剑扔掉,承认自己败了,为什么,因为陈子昂的静定工夫高。

       杨式太极拳第二代杨班侯,太极拳精深。有一次他和老僧比武,不动手较量,面对面盘膝打坐。过了一会儿,老僧面变色,满头大汗,坐立不安,气力不支,只得认输。杨班侯用的是意气侵袭对方的太极功夫。

        这个功夫和儒家静坐的工夫还不一样,儒家讲静定,意气是向内敛的,观照本心,心不动,则静动一如,定在如如不动中;太极功夫,虽也是盘坐,意气则照到对方的皮肉筋脉骨中,层层侵袭,和对方形成一个整体——「只管我混你,不管你混我」,所以,才有老僧面容改色的情景发生。

         功夫,多用在武的修持上;工夫,多用在文的修持上。

         其实,工夫和工夫,意思是可以互通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工夫和功夫,是文武之道境界的体现。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